1949年10月1號下午15:00。
“實在太可惜了,如此具有紀念意義的偉大時刻,自己卻不能親臨現場,看一看這歷史性的一幕。”坐在天臺上,眺望著北方,陳魁好似能看到那一座煥然一新的**城樓,聽到那震鑠古今的名言以及轟鳴的28響禮炮聲。
“敬你,我偉大的祖國!”陳魁舉起手中的酒對著虛空,如此說道。
飲了一口酒,陳魁突然笑道:“我竟然有種,自己白來這個世界走一遭的感覺。”
不知道為什么,在這一刻,陳魁心中生出了一種歸屬感,按理說自己來這個世界,已經快四年了,不應該現在才有這種感覺,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只是,此地與陳魁擁有同種感受的人,恐怕不多,尤其是在知道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十五兵團,即將臨近深圳河畔的時候,更是如此,到時候,只要鄧將軍一聲令下,十五兵團就會越過羅湖橋,進入香港。
城頭,變幻大王旗。
這塊石頭,壓在所有人心頭,尤其是那些還沒有來得及離開甚至是無法離開的鬼佬,雖然鄧將軍宣稱,自己的任務只是維護和平,并準備恢復貿易并且重開廣九鐵路,但是顯然相信的人并不多,尤其是那些所謂的“聰明人”更是如此。
“不過,既然自己來了,那歷史就應該有所改變。”陳魁起身,目光依舊看著北方。
在前世的歷史上,這幫鬼佬在臨走之前,用了些手段,將水攪渾,使得局勢變得尤為復雜,現在陳魁既然來了,自然要改變這個局面。
他還有五十年時間。
五十年,好長啊,幾乎是一輩子;卻又很短,半個世紀。
“就先從這條利東街開始。”看著腳下一排的利東街唐樓,陳魁極有氣勢地說道。
如果陳魁沒有記錯,利東街日后又被稱為“喜帖街”或“印刷街”,理由很簡單,因為這里成為了印刷品制作及門市集中地,尤其以印刷喜帖著名。
陳魁可不想按照歷史來,作為一個穿越者,陳魁不乏改變歷史的勇氣和決心,陳魁打算從利東街開始,將包括利東街、皇后大道東和莊士敦道在內的大部分街道整合起來,十年之內,讓這里變成整個香港,乃至是亞洲最繁華的街道。
現在,這三條街大部分的土地所有權和房子,都已經都被陳魁買下來了,可以任由陳魁肆意發揮。
此前將近四年的時間,陳魁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盡可能賺錢、存錢,才能夠在今年出手,大肆收購。
陳魁是幸運的,雖然他對于這段時間的歷史細節并不熟悉,但是一些歷史性的事件他還是知道的,變幻無常的大局勢,造成了市場的劇烈波動,給了陳魁制造了很多無風險套利的機會,最終積累下了一大筆足夠他揮霍的財富。
陳魁的第一桶金來自匯豐銀行對于“迫簽紙幣”的承認,之后入股華耀公司和明報,靠著遠超這個時代的眼光,陳魁屢次謀劃,擴展業務,賺取了大量利潤。
這部分錢,陳魁沒有再投資,而是盡可能的兌換成美刀和黃金,理由很簡單,在這個時代,美金和黃金的穩定性最好,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消費。
1947年7月,原本實行嚴格匯率管控制度的英國,突然宣布英鎊實行自由兌換,直接導致英鎊的迅速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