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陳魁接過文件,翻看了起來,這是分層出售的說明書,關于樓宇所處的環境、建筑的材料、分層的價格,以及訂購方法,另外還有地盤、各樓宇的透視圖和平面圖、騎樓剖面圖、各分層的平面圖等。
可以說,除了印刷和裝訂的質量比較粗陋之外,與后世裝幀美觀的看樓書沒有太大區別。
對于這份說明書,陳魁很滿意,說明左江不僅理解了自己的想法,而且還很用心。
樓房分層銷售,這個在后世看來很正常的做法,在這個時代,在香港,卻是開天辟地的頭一遭。
因為到現在為止,香港的樓房買賣,都是以棟為單位,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也都是如此,不存在分層銷售的情況,再加上房貸還沒出現,所以如果手上沒有巨額資金的話,很難購買下來。
現行的做法,就是有錢人將整棟樓給買下來,然后在租出去,這也就是“包租公”、“包租婆”的由來,很多后世有名的地產公司,現在的主要業務都是收房租,其實陳魁的東方置業公司目前也是,因為陳魁在那段特殊的時間,購置了大量的地產,不過從今天開始,就不一樣了。
這種經營模式缺陷不少,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回籠速度太慢,按照公司的計算,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七年的時間才能回本,當然,陳魁這種低成本買入的不算。
這種地產經營方法之所以會流行那么多年,主要是因為樓房的產權和責任問題解決不了,簡單說就是,政府把地賣給你之后,只承認你一個業主,只向你一個業主收地價和地稅。
在這種情況下,要分層銷售,最大的問題,就是法律。
陳魁要破舊立新,就必須先解決這方面的問題,而此前,置業公司除了建房子和買地皮之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聘請一幫大律師,來解決房子分層出售的法律問題。
皇天不有心人,果然找到了分層銷售的可能性。
一旦分層銷售被廣泛接受,資金回籠的速度就會大大加快,東方集團的現金流就不用過分依賴于出口貿易,等到時機成熟,陳魁再和銀行展開合作,將賣樓花的業務推出。
至于“公攤”,雖然站在一個地產商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個撈錢的好法子,可以賺更多錢,但是推己及人,陳魁決定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還是不做這個惡人了,省得日后被網友拉出來鞭尸,如果可能的話,陳魁甚至會阻止“公攤”的出現。
“陳總,我們的分層銷售,能成功嗎?”陳魁確認了文件無誤,提筆簽名的時候,左江問道。
“你在擔心什么?”
“分層出售的,總體價格明顯要比整棟更貴,不劃算啊。”左江說道。
“對于那些真正的有錢人來說,分成確實不劃算,但是對于我們的客戶來說,這是非常劃算的,因為他們根本買不起一整棟房子,所以我們的宣傳,必須要精準定位,這樣宣傳的效果才能最佳。”
“嗯。”左江點點頭,心中依舊有些不安。
PS:求推薦,求收藏,求書單,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