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調查,是日軍侵華期間,由“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秘密繪制的,《滿鮮地理調查》中詳細地繪制了滿洲和朝鮮半島的地理調查,不僅有地形、礦產還有鐵路、公路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還包括了日軍當年設立的軍事基地。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是當年日軍侵華的重要工具,創建于1906年,表面上是一家鐵路公司,實際上廣泛涉及于政治、經濟、軍事和情報領域,屬于半官方的企業,與關東軍“軍鐵合一”,調查人員最多之時,超過了兩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情報機構之一,而陳魁手中的這份《調查》就是出自滿鐵,是關東軍和滿鐵合作的項目。
“真是想不明白,當初滿鐵為什么會做這份調查。”陳魁草草地翻看一遍之后,將文件蓋上,說道。
這份《調查》并不完整,因為日軍投降之后,調查的制作也就被破終止,《調查》從1943年的年底開始繪制,到日本投降,花費了將近兩年時間,只是這段時間,整個滿鮮都在關東軍的手中,關東軍為何要做這份調查?
完全是多此一舉。
想不明白。
“或許,這不是官方所為,是私人所為,否則怎么會留在劉先生手中呢!”陳魁猜測道,不過究竟如何,陳魁無從知曉,現在他該考慮的是,如何將這份資料送出去,還得想辦法將自己從其中摘出來,陳魁可不想莫名其妙地牽扯到諜戰之中。
諜戰片,看看就好,親自參與,還是算了。
風險太大,自己現在有幸福生活。
這份《調查》價值幾何?
這份《調查》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就是滿鮮的地理調查,這部分資料的價值并不高,至少對中方來說是如此,因為滿鐵有大量更為詳細的資料,其數量之巨,建國后花了三四十年的時間,都沒能完全整理完畢,這些資料在日軍投降之后,都落入國人手中,所以中方根本不缺。
另外一部分,是對當初滿鮮地區鐵路、公路以及一些軍事設施的詳細繪制,是這份調查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或許滿鐵內部也有相關的資料,但是根據軍方的命令,投降之后,這部分資料就全部燒毀了。
當然,也不能過分高估這份調查的價值,因為一旦滿鮮地區開始重新建設,那《調查》中的地圖也就基本廢了,只是放在當下,這份調查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朝鮮半島的重新建設還沒有展開,這上面的地圖大部分都沒有過期,誰掌握了這份調查,就等于是在接下來的朝鮮戰爭中,擁有了主動權,難怪會引來三方勢力。
思索了一會,陳魁將文件放回原處,起身離開。
……
“現在情況已經可以基本確定,這個劉繼,是個日本人,前滿鐵職員,1943年,其上司不顧關東軍的反對,獨自展開了‘滿鮮地理調查’這個項目,在日本投降之后,這些文件本來應該按照命令全部銷毀,但是因為這份調查是私下展開,沒有登記在案,劉繼的上司又不忍心自己的心血付之流水,就將這份調查交給劉繼,劉繼幾經輾轉,來到香港,在這里成家立業,他也只是將這份調查當做普通的資料存放,就放在家里。”
“可是,美國人搜查了劉繼在利東街的家,什么都沒找到啊。”
“彭先生,會不會情報有誤?”
“可能性并不大,對方已經展開行動了,而且還讓洪震南的人幫忙,種種跡象說明,我們的方向并沒有錯,現在當務之急是……”
“叩叩叩……”彭先生的話音未落,就傳來一陣敲門聲。
“進來。”
“彭先生,剛剛有人將這個東西扔進來。”那人拿出一塊石頭,石頭上面綁著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