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早早地就拜入葉問門下學習詠春拳,在葉問的許可下,他也在震南武館和陳魁學習過一段時間的洪拳,陳魁對他幾乎就是傾囊相授,兩人的關系亦師亦友,去了美國之后,每隔一兩個月,李小龍都會寫信給陳魁,一來是說一說近況,二來是交流一些他對于武術和哲學的思考。
在電影中,李小龍一直到張永成去世前不久,才以恰恰舞和葉問交換詠春拳,拜入其門下,這也算是導演致敬李小龍這位大師吧,但是在這個世界,李小龍很早就和葉問學拳了,是葉問最為看重的弟子之一,否則也不會介紹到陳魁這里學藝。
額外提一句,洪震南非常喜歡李小龍,李小龍非常合洪震南胃口,用洪震南的話說——像極了年輕的自己,不過李小龍對此是嗤之以鼻,理由是——自己以后不想變成一個胖子。
兩年前,李小龍就已經開始思考功夫和哲學之間的聯系,只是那個時候,李小龍一來沒有經過哲學的系統訓練,二來功夫還練不到家,思考還都比較膚淺,但是隨著他進入華盛頓大學攻讀哲學,接受系統哲學思維訓練,以及功夫上的進展,李小龍的思考越來越深入了,常常能給陳魁不小的啟發。
前文說過,陳魁最為期待的對手有三個,費蘭奇以及巔峰時期的葉問和李小龍。
現在只剩下一個李小龍了。
在《葉問4》中,某局出于某些考慮,揮動大剪刀,剪掉了一些片段,其中就包括了李小龍單挑中華會館的劇情,據說是李小龍戰勝萬宗華,按照電影的時間,還有四年,那個時候的李小龍,實力應該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真實歷史上李小龍的實力到底如何,陳魁不得而知,但是在這個世界,李小龍日后絕對可以成長為一個頂尖高手,尤其是多了陳魁的助力之后,李小龍的成長會更加迅速,所以陳魁非常期待。
“沒想到這小子,到了美國之后,竟然還真的能好好讀書,實在是稀奇啊。”洪震南感慨道,這封信他已經看過了,李小龍在香港的時候,那可不是什么好學生,經常惹事情,成績不好,卻沒想到,到了美國之后就像是換了個人。
“因為他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領域。”陳魁笑道。
哲學,在很多人看來,是枯燥無味的學科,毫無用處,但是在某些人眼中,卻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具有吸引力,李小龍就屬于“某些人”之一,日后他的哲學思考,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也許吧,只是這小子,竟然談了個美國妞,以后還回不回來了。”洪震南說道。
“三叔你可以去美國啊,看看不同的風景,順便看看這小子。”陳魁說道。
“算了。”洪震南搖搖頭,他屬于那種極度排斥坐飛機的人,認為飛機很危險,至于輪船,以他現在的身體情況,根本經不起那么長時間的海上漂泊。
“讓他趕緊回來,要是不回來的話,十絕拳,他就想也不要想了。”洪震南笑道:“我就不信他不回來。”
聞言,陳魁對洪震南豎起大拇指,他有理由相信,李小龍如果知道洪震南的這番話,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