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后,因為當時的局勢環境,讓許多英國佬做出錯誤判斷,賤賣了許多優質資產,全都便宜了陳魁,使得那些洋行元氣大傷,他們倒也不是沒有想過將東西重新“拿回來”,只是陳魁發展太快,等他們要出手的時候,東方集團氣勢已成。
“不管陳魁有沒有什么其他算計,就算是刀,我們長樂幫都得接下,這是陽謀啊!”曹燕君感慨道。
“或許,是我們想太多了,這就是一次簡單的利益合作。”似乎是為了說服自己,曹燕君又補充了一句。
東方集團的合作伙伴確實非常多,甚至和四大洋行都有一些合作,陳魁充分利用利益,將許多勢力團結在自己身旁,形成合力,用陳魁的話說——香港太小,窩里斗沒意思。
以警察為例,陳魁非常大方,每年都拿出中華街和九龍倉各半成的利潤,成立“香港警察基金”,用于給香港警察發獎金和購買保險,有些時候,獎金甚至比工資還要多,保險自然就不用多說。
一開始,大部分都看不懂陳魁的這波操作,甚至不少人認為陳魁瘋了,瘋狂跪舔啊,那么多錢,擴展業務,哪怕是放在家里,或者是走走關系,賄賂一下也行啊。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逐漸看明白了陳魁的這波操作,尼瑪,這特么是光明正大的收買啊!
現在整個香港,最不想東方集團出事的,一定是警察,最希望東方集團發展壯大的,也一定是警察。
據說現在,每次陳魁出行,都會有至少十名便衣警察在暗中保護,有道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很顯然,警察就是“小鬼”,誰敢給東方集團找事情,小鬼就敢讓他們不得安生。
這也是為什么中華街是治安最好的地方,沒有之一,因為這里的利潤,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獎金收入,誰敢在這里搞事情試一試,讓你看看什么叫做效率。
“杰斌,你知道長樂幫是怎么脫離洪門的嗎?”曹燕君突然問道,沒等王杰斌說話,曹燕君就講了一個故事,似乎是和王杰斌對話,也似乎是自言自語。
1949年,曹燕君相信了陳魁對于香港會保持原樣的判斷,他們父女兩人才決定脫離洪門,組建長樂幫,在地產上積累了第一桶金,為長樂幫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后曹燕君又講述了東方集團的發展史,更加準確地說,是陳魁的發家史,王杰斌才驚訝地發現,自家大姐,對于陳魁竟然如此熟悉。
從最早的“迫簽紙幣”再到匯率波動的套利,還有軍營的機會和華耀集團,這些行為幫陳魁積累了第一桶金,再之后就是1949年的大機會,東方集團初現雛形……
整個陳魁的發展史,由曹燕君口中婉婉道來,如果說她現在就像是一個站在岸邊的旁觀者,那陳魁這個當局人,就像是個胸有全局的棋手,步步領先,布局之精妙令人驚恐。
“叩叩叩……”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打斷了曹燕君的講述。
“怎么回事?”打開門之后,是一個滿頭大汗的手下,王杰斌問道。
“君姐不好了,剛才有人到武術會館踢館,杰少被打成重傷。”
PS:感謝“寶寶貓熊”和“魚丸1102”各100起點幣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