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馬圖,天書,你特么一定是吃錯藥,給錯劇本了吧。”看著武道天書第二頁上的“閃閃發光”的三個大字,陳魁不禁吐槽道,他也不知該如何形容此刻自己的心情。
陳魁擊敗巴頓之后,十幾年沒主動出現過的武道天書,終于有了動靜,翻開了第二頁,只是上面記載的,并非高深的武功,也不是能讓人立地飛升的絕世功法,而是《御馬圖》,簡單理解,就是騎術,騎馬的“騎”。
《御馬圖》,陳魁一點也不陌生,因為它是陳魁《神探狄仁杰》中的東西,是陳魁自己虛構出來的。
話說唐太宗李世民身經百戰,久經戰陣,最是擅長使用騎兵,他著名的六匹坐騎被稱為“昭陵六駿”,為了訓練出強大的騎兵對付突厥,一雪前恥,李世民召集將領,集眾人之力,繪制了一本《御馬圖》。
從相馬、養馬再到騎術和戰法總結,盡皆繪制其中,時任游擊將軍的李元芳天資聰穎,在沙場搏殺之中,領悟了《御馬圖》的騎術精髓,在研究了馬匹的經絡之后,自創了將內力灌入馬匹體內,以達到人馬合一的奇術,在幽州一戰中,憑借著出神入化的騎術,和獨步天下的刀法,斬敵將于千軍萬馬之中,成就赫赫兇名。
好吧,其實就是陳魁這個作者給李元芳開的一個外掛。
但是現在武道天書,竟然將這玩意給陳魁搞出來了。
這算是個啥?
外掛兌現?
這算不算武道天書的另外一個功能?
或許吧。
武道天書中記載的《御馬圖》,和陳魁在中所寫的大體一樣,只是關于內力的部分被武道天書抹去,因為這個世界并不存在內力,所以陳魁自然也就不可能像李元芳一樣,將內力輸入馬匹體內,作弊達到“人馬合一”的至高境界。
“這玩意對于我修煉國術有什么作用嗎?”陳魁自言自語道:“似乎沒有吧,我現在最需要的不是什么騎術,而是能讓我進入化勁的辦法吧。”
“難道是天書想讓我在騎馬的時候,重新領悟馬步的精髓?”陳魁猜測道。
通常情況下,馬步和樁功,就是一個意思。
但如果要細究的話,兩者還是存在不小差別的,馬步這種說法,大多出現在北方,樁功則更偏向于南方的稱呼,這是南北功夫差異所導致的,所謂“南拳北腿”。
因為南北地形不同,南北的武功也有很大差異,北方一馬平川,地勢開闊,更好施展,所以武功更加大開大合,更重視殺傷力大的腿法,因此有了“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的說法;南方則是以丘陵山地為主,地勢崎嶇,大開大合的武功不適合施展,所以通常以手上功夫為主,腿功很少,甚至有“好腿不過腰”的說法。
一般在北方稱“扎馬步”,在南方叫“站樁功”,細品“扎”、“馬”和“站”、“樁”四字,就能感受出其中一些區別。
南方樁功大多強調一個“穩”字,站立如深樁,巍然不動,這樣才不會因崎嶇的地形而摔倒,露出破綻,而北方扎馬步,則要求武者憑空站出一匹馬來,一起一伏,相比穩,更講究動。
難道武道天書認為陳魁對馬步的了解還不夠透徹,打算讓陳魁去學騎術,從中體會馬步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