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你還真是……”陳魁上門的時候,李小龍正在吃飯和訓練。
是的,沒看錯,吃飯和訓練,一起進行,李小龍做大部分事情的同時,都可以進行鍛煉,而且方式千奇百怪。
今天李小龍又搞出新花樣了,他坐在餐桌前,左手拿著筷子正常吃飯,毫無異樣,但是右手卻不安分,右側豎放著一塊墊子,李小龍舉起右手,一邊吃飯,一邊打寸拳,吃一口打一拳,用他的話來說,有助于消化。
一直以來,陳魁認為自己的訓練已經夠刻苦了,即便是現在,陳魁一天至少會每天保持五個小時以上的訓練時間,但李小龍比自己還要刻苦,果然應了那句話——不怕天才,就怕天才比你更努力。
李小龍,就是個努力的天才。
其實關于李小龍在功夫上的成就,沒有必要多爭論什么,美國人贊譽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圣者”,先后被美國權威武術雜志《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名家之一”和“十大世紀武術家”榮譽榜榜首,這些榮譽,就足以證明許多東西。
……
“小龍,你想拍電影嗎?”陳魁單刀直入。
“電影?”李小龍一愣,完全沒想到陳魁會問他這件事。
“對,電影。”陳魁點點頭,他所等待的那個引爆點,就是風靡全世界的功夫電影,由李小龍開創的全新功夫電影。
日后,中國功夫能走向世界,電影功不可沒,而李小龍開創的功夫片,居功甚偉,陳魁很早就布局電影產業,甚至賠錢布局,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推廣中國功夫。
美國不就是通過好萊塢,向全世界輸出自己的文化嘛,該抄作業的時候,還是要抄的,使勁抄。
“想!”李小龍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對于拍電影,李小龍一直都很有興趣,很多人知道李小龍日后在電影上有所建樹,是第一個享譽全球的華人巨星,卻不知道,其實三個月大的李小龍,就已經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十歲就在電影《細路祥》中擔任男主角,出色的演技得到了廣泛的好評。
哪怕沒有陳魁,不久之后,也會有好萊塢找上李小龍,陸續在美國拍攝了《青蜂俠》、《蝙蝠俠》等一些列作品,當然都只是客串。
1971年,在好萊塢失意的李小龍,返回香港,加盟嘉禾公司,拍攝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和《龍爭虎斗》等功夫片,其中1973年的《龍爭虎斗》更是擊敗了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級好萊塢大片,全球票房2.3億美金,標志著好萊塢新的功夫片誕生。
可惜,1973年,雄心勃勃的李小龍,正準備大展宏圖,卻意外離世,令人嘆息,他用了四部半的電影,鑄造了一段傳奇。
“你有什么想法?”陳魁問道。
陳魁腦海中,有許多經典的劇本,完全可以直接拿出來,但陳魁并沒有直接這樣做,因為對于天才來說,任何限制都會影響他的發揮和成長,李小龍無疑是個天才,所以陳魁主動將問題拋給李小龍,讓他自由發揮,哪怕李小龍不能馬上成功,也無所謂,因為陳魁有錢,而且陳魁相信,李小龍一定會成功,這就夠了。
“暫時還沒有,請給我一點時間。”李小龍稍作思索,說道。
“好!”
李小龍其實不是沒有想法,而是腦子里有太多想法,加上沒有想到陳魁會提這件事,以至于他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陳哥,你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李小龍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