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現任英國首相訪華,看到你很高興。”
“是呀!英國的首相我認識幾個,但我認識的現在都下臺了,歡迎你來呀。”
……
“如果中國收回香港,就會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要想繼續維持香港的繁榮,就必須繼續由英國來管理它。”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講,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
“……如果在15年的過渡時期內發生了嚴重的波動,怎么辦?那時,中國將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如果說宣布要收回香港會發生像夫人所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也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作出決策……”
……
“本臺報道,經過十三輪的談判,1984年4月16日,上午10點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西大廳,中英國代表團舉行了莊嚴的聯合聲明草簽儀式,下面請看詳細報道……”
陳魁渾身一松,整個人埋進沙發里,嘴角翹起,眼角濕潤。
陳魁不知道在現實世界,中英兩國關于香港的具體一共進行了幾輪談判,又是在什么具體時間簽署了這份聯合聲明,但是在這個世界,陳魁敢肯定,談判對于中國來說,更輕松,簽訂聯合聲明的時間,只會早不會晚。
因為,陳魁是世界首富。
在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沒人能忽略世界首富的想法,也沒人敢小看世界首富的能量,何況陳魁這個世界首富直接掌握著數百萬乃至是上千萬人的生計,手中有三家世界五百強公司,這還不算那些入股公司。
……
1984年,10月1號,**廣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十五周年國慶大閱兵。
陳魁作為被邀請的一員,站在城樓上,看著廣場上緩緩駛過戰略導彈方隊,心中久久難以平靜,上面載著的是中國自己設計制造的遠程、中程和洲際戰略導彈。
國之利器。
新中國,在風雨之中,蹣跚走了三十五年時間,終于挺直了腰桿,立在世界東方。
這三十五年,不容易啊!
美國、法國、蘇聯、印度、越南,還有在背后支持的各大勢力,在這三十五年間,不提暗地里的齷齪,僅就在明面上,中國幾乎和世界上所有的強國交過手,更重要的是,將他們全部都干趴下了。
歷史課本上曾說過,近代歷史上,一個強國的崛起,常常是以打敗另一個強國為標志,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掌控了海洋,建立了日不落帝國;美國,打敗了英國,獨立建國,逐漸發展成超級強國;德國,擊敗法國,實現了普魯士的統一;日本,打敗了俄國,稱霸東亞……
新中國呢,幾乎與世界上所有強國都干過,朝鮮戰爭、抗法援越戰爭、中印自衛反擊戰、越南戰爭、中蘇珍寶島之戰、對越自衛反擊戰……
哪來的歲月靜好,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發展經濟,這四個字,有幾個國家的領導人不懂,其實大家都懂,誰不想過好日子呢,但經濟不是說發展就能發展的,需要有底氣,好在現在中國,已經有資格說出這四個字了,憑借著過往強悍的戰績,還有威懾性的戰略武器。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著這塊干涸的大地,這片土地,將是未來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是一百年,全世界最有生機和活力的地方。
“我是,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