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城,殿帥府。
“恩相,依末將之見,此次圍剿梁山賊寇,可兵分三路圍剿,定教其首尾不能相顧,方可一戰功成。”說話之人,八尺五六身軀,三柳髭髯,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面如重棗,唇若涂朱。
此人原是蒲東巡檢,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嫡系子孫,江湖人稱大刀關勝,如今被高俅提拔為兵馬指揮使,負責征討梁山。
是的,高俅終于要對梁山動手了,三天之前,梁山賊寇打下青州府,這次高俅終于沒有再幫梁山遮掩,而是選擇在朝堂之上,將此事上稟朝廷,引得趙佶大怒,竟然有人敢造反,這還了得,便讓太尉高俅征調兵馬,討伐梁山。
按高俅表述,這伙梁山賊寇是兩年前梁山余孽死灰復燃,對此,滿朝文武沒有人拆臺,合伙一起糊弄了一把宋徽宗。
可憐的皇帝。
高俅在最短時間內,將此前自己物色好的將領招來,商量征討梁山的辦法,其中包括了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還有青面獸楊志。
“哦,那計將安出?”高俅問道。
關勝起身,對著高俅抱拳行禮之后,指著桌上的地圖,說道:“恩相請看,這第一路,可走興仁府入濮州,從正面攻取梁山泊,這一路不僅要有馬步二軍,還需要有水軍相助,才可取梁山賊寇的老巢。”
“二一路,兵出大名府,走兗州入鄆州,從后方徹底斬斷梁山賊寇的后路,以保萬無一失,這一路兵貴神速,末將建議以馬軍為主,步軍為輔。”
“嗯。”高俅一副深表認同地點點頭,也不知道是真聽懂了,還是裝聽懂,繼續問道:“那第三路呢?”
“這三一路。”關勝將目光放在山東境內,說道:“這群梁山賊寇貪功冒進,雖然占了不少縣城,但還有許多州府尚未淪陷,江湖也多有忠義之士,太尉只需派遣幾名使者,聯系這些州府,讓他們同時出兵,就可以亂梁山陣腳,內外夾擊之下,足可令其不戰而敗。”
“嗯,不錯不錯,言之有理,如此三路齊發,梁山賊寇定然死無葬身之地,關將軍果然大才,諸位可還有什么要補充的?”高俅問道。
“恩相,末將曾經在山東待過些時日,那梁山水泊水道錯綜復雜,為保萬無一失,末將愿舉薦東京甲仗庫副使炮手,人稱‘轟天雷’的凌振,此人擅使火炮,能打出十四五里遠,如果有他相助,便可將炮彈直接打入梁山泊內,亂賊寇陣腳。”楊志補充道。
楊志不會因私廢公,何況這一戰關乎到他能不能振興楊家,他如何能不盡心,只能是打下梁山泊之后,再為陳魁求情。
“此事簡單。”調一個人而已,自然不是問題,高俅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反正他前后也調了不少人,不差這一個。
在關勝三路圍攻的基礎上,呼延灼、楊志兩人又做了一番補充,最終商定了圍剿梁山的計策,高俅讓他們自己到甲仗庫中挑選刀槍衣甲,不限數量,唯一的要求就是快,必須在十日之內發兵。
……
“大哥,如何?”看到關勝回來,他的兩個兄弟連忙迎上去,郝思文趕緊問道。
“哈哈,恩相已經同意兄弟你的策略了,這次三路圍剿梁山泊,梁山賊寇,必敗無疑。”關勝笑道,這次三路圍剿梁山的策略,最早是郝思文提出來的,然后經由關勝和唐斌一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