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是預備役,屬于是半職業士兵,性質和屯田兵有些類似,除了訓練之外,還有其他任務,比如屯田、巡邏等,訓練強度比起常備軍要弱許多,不過比起所謂的大宋精銳禁軍,還要更強上不少。
第三種就是鄉勇,又叫做“民兵”,此前吳用憑借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招募的那八百多人,就屬于鄉勇,在農閑時節,梁山會組織境內的青壯年,進行一些簡單的軍事訓練,一旦有需要,這些人也可以拿上武器,走上戰場,其訓練的強度,大概就相當于大宋的廂軍。
另外,在梁山上還有一支比較特殊的部隊——教導營,教導營的教官每一個都是陳魁親手調教的,除非特殊情況,否則梁山軍的日常訓練,都由教導營負責,軍隊的建設也由教導營負責,各位將領平時雖然也都參加訓練,但是并不直接統帥士兵,練兵權和統兵權分開,到戰時,由陳魁統一布置調遣。
……
“曾頭市和東平府的軍馬已經匯合,距離此地還有三十里路,先鋒官是董平,史文恭在中軍,曾涂領后軍。”
“果然是這個董一撞當先鋒。”
董平,擅使雙槍,人稱“雙槍將”,又因常打頭陣,又有一個“董一撞”的稱號,董平此人雖然是武將,但是相貌俊朗,儀表堂堂,而且心靈機巧,三教九流,無有不通,品竹調弦,無有不會,是個名副其實的風流將軍。
如果單論武藝,董平至少也是一流的水準,在中,他先是戰韓韜、徐寧二人不落下風,隨后又率軍在梁山軍陣中一番沖擊,好不威風,后來中了宋江的計謀,孤軍深入,這才被擒。
只可惜,這個風流將軍,人品實在是不怎么樣,在陳魁看來,如果不是有一身拿得出手的實力,他甚至還不如矮腳虎王英呢,在中,梁山軍逼近東平府,董平先是以此為要挾,讓太守程萬里將女兒嫁給他,投降梁山之后,董平詐開東平府城門,殺入太守府,取程萬里性命,搶了他女兒。
只因一個女子,便賣國負人,有挾而求,殺人之父母而妻其女,品斯下矣!
如果魯智深沒上梁山,遇到這種不平事,非得三拳打死董平不可。
……
“水洼草寇,誰敢上前一戰。”
兩軍列下陣勢之后,董平策馬上前,呼喝道,這董平確實是生得一副好皮囊,只可惜金絮其外,敗絮其中,箭壺之中,還插著一面小旗,上面寫著——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
“統領,讓俺去會會這個董平。”卞祥請戰道,本來也想請戰的晁蓋見狀,也就沒有開口。
“好!”
“呸,你個無膽鼠輩,也敢妄稱英雄,且看你卞家爺爺的大斧。”卞祥大喝一聲,提著宣花斧,策馬上前。
PS:各位晚安,然后再求一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