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遼國首都。
遼國郎主升坐金殿,聚集文武兩班臣僚,朝參已畢,只見遼國都統軍兀顏光,出班奏道:“啟稟郎主,宋朝童子皇帝趙佶無德,使得境內大亂,賊寇四起,今有一伙水洼草寇攻占了雄州、保州等地,此乃天賜良機,臣愿領精兵南下,為我大遼開疆擴土。”
郎主耶律輝聽罷,便問道:“哦,果真有此事?”
這時右丞相太師褚堅出班道:“啟稟郎主,確有此事,那一伙強賊占據水泊梁山,如今更是拿下了山東、河北,這伙賊寇,平日里不肯殺害良民,專一替天行道,只殺濫官污吏,先后數次擊敗了宋朝大軍圍剿,現如今連童貫的朝廷大軍亦被梁山牽制在濮州城下,進退不得,微臣以為,這確實是天賜之良機。”
“哦,如此說來,太師同意都統軍的意見?”郎主耶律輝忽然瞇著眼睛問道,作為皇帝,他需要平衡朝堂力量,往日右丞相太師褚堅和都統軍兀顏光都是針鋒相對,今日似乎達成了一致,這在耶律輝看來,絕不是好事。
太師褚堅聞言,面色無變,繼續說道:“微臣確實認為,這是一個征討童子皇帝的大好機會,不過卻不同意兀顏將軍的意見出兵對付梁山,這伙強賊雖是草寇,卻能屢次擊敗童子皇帝的大軍,其實力定然不可小覷,而且此時氣勢正盛,倒不如趁此機會,兵出狼山、大帽山,走河北西路,大軍席卷山西,一路南下,直取汴梁城,如此天下可定。”
“好。”耶律輝聞言,不禁叫好道,至于此前的擔心,早已被他丟到九霄云外,看來自己手下的文武大臣并沒有勾搭在一起,這就可以安心了,而太師褚堅的這番話也深得他心。
“諸位愛卿,可還有其他高見?”耶律輝問道。
沒等兀顏光開口,班部叢中忽然轉出一位員官,此人是歐陽侍郎,象簡當胸,奏道:“郎主萬歲!臣雖不才,愿獻一小計,無需動刀兵,千里宋土便唾手可得。”
耶律輝聞言大喜,說道:“哦,你既有好的見識,當下便說。”
“啟郎主,據臣所知,那梁山頭領乃是一個喚做陳魁的落第秀才,此人頗有能力,其麾下亦有不少的能人異士,只是如今那宋朝的童子皇帝,被蔡京、童貫、高俅、楊戩等賊臣弄權,嫉賢妒能,閉塞賢路,非親不能進,非財不予用,陳魁報國無門,只得落草梁山泊,論臣愚意,這等能人,既然那宋朝童子皇帝卻不知重用,郎主便可重賜金帛,多賞輕裘肥馬,對其加官進爵,臣愿為使臣,說他來降大遼,郎主若得這伙梁山的軍馬來投,河北、山東兩地,還不是盡入我大遼之手。”
“果然妙計,若是能招安他們,何愁天下不定!”
“郎主,據臣所知,在山西境內,也有一伙強賊,為首之人喚做田虎,強占了四五個軍州,數十個縣城,也頗有氣候,郎主何不將其也一并招安了,到時候與其內外夾擊,宋狗必然不戰自潰。”
“哈哈,甚好甚好,如此甚好,那宋朝的童子皇帝無德,合該這天下為我大遼所有,歐陽侍郎,朕就命你為使臣,帶三千匹好馬,三千匹好緞子,還有朕的敕命一道,封陳魁為鎮國大將軍,賜與金一提,銀一秤,權當信物,再教他把手下眾頭目的姓名都抄將過來,只要有能力的,朕盡數封他官爵。”郎主說道。
“臣遵旨。”
……
大名府。
“啥,招安,做鎮國大將軍,這位官家什么時候有這等魄力了?”聽吳用說朝廷使臣前來招安,王進一愣,問道,他以為是大宋的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