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知曉大宋的情況,郎主耶律輝認為機不可失,所以對田虎有些過分的要求,很果斷地同意了,認命田虎為討宋大將軍,封晉王,開府儀同三司,同時派遣兀顏光調兵遣將,二十萬大軍陳于邊境,田虎投降之后,內外夾擊,撕開邊境線,契丹鐵騎長驅直入。
另一方面,郎主耶律輝催促歐陽侍郎趕緊招安梁山,不要在扯皮了,好兩路并進,直接滅了大宋,為了能開創一統天下的雄偉霸業,耶律輝對吳用提出的諸多苛刻條件,全部答應了,單單戰馬就送了十萬匹,金銀財寶自然就不用說了,并且答應分封陳魁為齊王。
再然后,就在郎主耶律輝以為一切穩了的時候,送給梁山的東西,竟然在半路被人給劫了。
這波操作……
郎主耶律輝:梁山草寇,你當我是傻子啊。
陳魁:嘿嘿,你很聰明啊,這都看出來了。
郎主耶律輝:……
耶律輝很生氣,但是又奈何不得梁山,因為現在主力都準備去攻打大宋了,遼國不僅不能對梁山開戰,還得安撫梁山,否則梁山要是在霸州給自己來一刀,那燕京就危險了,耶律輝無奈,果斷慫了。
其實,耶律輝根本不需要慫,梁山看似強大,但是因為連續的作戰,消耗巨大,急需時間休養生息,當初陳魁攻擊開封,也是有點冒險的意思,要施展圍魏救趙之計。
宋遼開戰,最后反倒是梁山漁翁得利了,原本趙佶是打算將勤王大軍集結起來,攻打梁山,一雪前恥,可是大遼南下,趙佶只能先應付契丹騎兵,甚至怕死的趙佶,還征調了西軍。
這一戰,前后足足打了一年半時間,遼國的契丹鐵騎一度打到開封城下,只是這次開封城守住了,最終以遼國退兵而告終。
這一戰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比當初梁山攻下開封城還要大。
首先是遷都,戰后趙佶立即將都城遷到長安,長安這個十三朝古都,變成十四朝,因為開封不安全,北面有田虎,他被遼國留在山西境內當晉王,時刻威脅著開封,東面有梁山,趙佶睡覺都不安穩啊。
只是長安早就廢了,一番大修土木,使得百姓更加苦不堪言,哀聲怨道,不過趙佶這個皇帝對此并不在乎。
其次就是大宋領土內出現了大量的起義,因為各地抽調了大量勤王軍隊,導致地方軍力匱乏,再加上官府壓榨,民眾深受其害,使得許多強賊乘勢而起,王慶、方臘、宋江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是的,宋江這個“位面之主”,終于出現了。
而這些勢力中,最強大的,自然就是陳魁所統領的梁山軍。
PS:求各種支持,推薦、打賞、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