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這里,尹青突然想起來,賈瑞當時考進士時的題目就是人口壓力的事情。
只要這事和科舉有關,尹青就高度重視起來,點點頭,說道:“校長您說的對,我這就去辦去,保證把這四里八鄉種地最好的農夫都弄來。”
賈瑞說道:“好,去辦事吧。”
尹青施禮去了。
賈瑞和山子野到了教務處中,尹青已經將所有沒有課的老師都請了過來,將成立建筑園林科的消息一說,便有十幾個年輕的老師舉手報了名,成為了山子野的第一批教研組成員。
看到大家十分支持,山子野的心中也十分觸動,覺得這一輩子忙活的事情,終于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心里舒坦了很多。
于是,知行學院便在積極的搜尋中,發掘了許多老農來教農學,許多漁家來教水產學,許多牧民來教畜牧學,當真是把學以致用這一校訓發揮到了極致。
這些老農、漁民、牧民們并沒有什么成熟的知識體系,所掌握的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還有許多都是封建迷信,尹青組織了很多相對成熟的老師們去幫助這些勞動老師整理教案,整理出來的教案遞到賈瑞的面前之后,賈瑞的眉毛就一直沒有舒展過。
“不行啊,完全不行,根本就不存在科學精神。”賈瑞心里想著,“雖然這個世界也不科學,但是基本原理規則似乎也沒有太大變化,如果完全按照已知的科學原理去做,不一定合適,但是完全按照現在的經驗也不合適,一定要走出一條適合這個世界的路子來。”賈瑞心里想到。
但是該怎么做才好呢?
賈瑞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走來走去。
之前的教學都專注在孔孟之道和科舉考試的鉆研上,講究的是題海戰術和應試技巧,只要能夠考上童生秀才就行,這也導致了知行學園的學生在到了需要應用場景和自己的理論體系的時候有了明顯的短板,具體就體現在舉人考試上,恐怕未來的進士考試也不會那么順利。
現在在市場一片大好的工業支持下,賈瑞準備將自己的知行學園升級成為一個文理學院的時候,這種短板就體現出來了。
教學機制太死板,太教條。可是該如何改變呢?尤其是不沖突基礎教育,目前看來就是童生、秀才教育的模式下,重新將深刻認識和歸納這個世界的科學規律的方式植入進來?
想了又想,賈瑞坐回到自己的桌子前,寫下了三個字“研究所”。
想了想,又在前面寫了兩個字,“求是”,又寫了一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繼續寫道:統計、調研、科學實驗、數學模型……
第二天一早,賈瑞就宣布了求是研究所這個機構的成立,更給每個老師都安排了一定的科學任務,定下了更加高昂的科研獎勵。
因相對來說更有基礎,工科教研組更容易接受這套東西,賈瑞也不求速成,只要這套機制慢慢的成型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