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思想的會議開完了,賈瑞安排的第一項任務,卻是招人。
到這里人手還是不夠用,尤其是順手的人很不夠。
正好今年的秀才考試剛剛結束,京城的知行學院又考上了八百多個秀才,不是因為這一屆的學生不行,而是當下京城每年只有一千個秀才的名額,導致更多的人無法考上秀才,更對原本舊式教育出來的讀書人造成了極大的擠出效應。
不過知行學園里里早就做好了應對準備,剩下的一千兩百多名考生,只要通過了學園和秀才同級別的考試,都會發給一個中學的畢業證,并承諾在賈瑞的體系里都能夠找到和秀才同樣薪資的工作。
商學院的學生們接受度還比較高些,畢竟按照大周朝的法律,他們商人是無法參加科舉的,有這么一個畢業證,總比沒有強。
賈瑞寫了一封信,叫吳梓軒帶上至少五百個畢業生來,建設夏門。
用那因戰火導致主人家全都死完導致無主的五百頃良田,去換港口周邊的土地。
此事相對來說要簡單的多,畢竟港口附近的土地沒什么大用,如今只是有大概二十多畝的土地上蓋著一些簡單的設施,再周圍的五十多頃地全是鹽堿地,根本無法耕種,價值上根本無法與那一百頃地相提并論。
更何況,港口周圍的地,大部分還是無主的,官府想用便可以直接拿去用,用一百頃良田去換有些浪費。
不過在賈瑞的威望下,他的學生們仍舊毫無質疑的全部執行下來,而且以較為合適的價格,較為均勻的將無主的良田都分配了出去,居然總共換回近五百頃地,那可是好大一塊地。
將地都收回來了之后,賈瑞又將周圍勉強能種的地都低價租給無地的農民,代價是需要服一些徭役。
簽下租地合同之后,賈瑞立刻組織農民們開始整修港口,按照賈瑞的計劃,準備將港口的容量擴大幾十倍,更是建立了一大片土地,準備崔士凱等當地商人更是吃驚不已,以為賈瑞瘋了,但是賈瑞的學生們仍舊認真的執行計劃。
賈瑞帶來的人也沒有閑著,又在本地招募了許多水手,買來了幾艘船在海上一邊防御著敵人再度侵襲,一邊從頭開始操練著水軍。
賈瑞還派那三營兵四處搜尋造船的工匠,半請半綁的弄來港口,開始籌劃著建設一些自己的船只。
一切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與此同時,賈寶玉和伊麗莎白的工作也見了成效,他們帶來了幾個外國商人。
這幾個商人顯然是還不太習慣中國的禮儀,腿比較僵硬,并無法像是普通的大周朝百姓一樣跪在地上。
“無妨無妨,不用多禮,都一起坐下吧。”賈瑞并不在乎這些,和氣的說道:“原來都是客,請坐請坐。”
西洋的商人們沒有想到大周朝的公爵居然如此平易近人,紛紛有些出乎意料,對賈瑞的心理期待也高了許多。
賈寶玉開始介紹道:“這位是東印度公司的約翰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