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左側的一座機庫,圓拱棚的機庫正上方懸掛著一個數字“1”,顯示這是1號機庫,里面一架戰機正在靜靜地停著。
不用看,楊洛就知道,這架戰機是殲-7G型,系統空間里唯一的殲-7戰斗機,也是殲-7中性能最好的一個型號。
機庫內除了殲-7G外,在角落里還靜靜放著一套飛行員獨有的飛行裝具,飛行頭盔、飛行員專用抗荷服、飛行手套、軍用飛行機械表等,以及一本薄薄的書籍。
進入機庫,楊洛先是圍著機身轉了一圈,這是楊洛第一次如此近地觀賞殲-7戰機,以前不管是現實還是在系統空間都只能遠遠地看著。
隨后,楊洛拿起那本薄薄的書。
這是一本介紹殲-7G的基本參數性能以及操作步驟的書。
在訓練基地,楊洛只飛過兩種機型,初教六和高教機L-15獵鷹,對于殲-7的任何型號都很陌生。
所知有限的信息都是從網絡里獲得,但是網絡的信息真假難辨,且不夠完善,畢竟保密信息不可能出現在網絡里。
花了近一個小時,楊洛才把這本書看完,把里面的操作步驟和性能參數記于心中。
想要駕駛戰機翱翔于空中,對于飛機的性能和操作必須做到了如指掌,否則不被允許飛行。
“不知道系統空間的殲-7G和現實中的殲-7G性能是否一樣?”楊洛搖頭,隨后不做他想,把書放在一旁,把飛行裝具穿戴好,拿起飛行頭盔轉身爬上了登機梯。
從登機梯進入座艙,把飛行頭盔戴好,連接上座艙。
一旁靠在機身上的登機梯不用人操作,自動消失,座艙玻璃蓋也自動緩緩合攏。
在座艙玻璃合攏的瞬間,坐在座艙的楊洛眼前突兀地浮現一塊虛擬屏幕,
對這塊虛擬屏幕研究了一會,楊洛搞清楚了虛擬屏幕的作用,這是一塊設置飛行參數的虛擬屏幕。
系統給出了一組初始參數:
地形:沙漠;
天氣:晴;
風向:90;
風速:1米/秒;
陣風:無;
側風:無;
場壓:1000;
航炮:200發;
火箭彈:無;
導彈:無;
對戰模擬:無;
特情模擬:無。
這組參數,經過楊洛研究,可以自由手動修改。
比如導彈就可以選取掛載空空和地空兩種導彈,可以同時掛載,也可以只掛載一種,又或者不掛載。
對戰模擬和特情模擬,楊洛還沒搞清除具體的作用,但從命名來看,也能大致猜出是什么作用。
這是楊洛在系統空間里的第一次,同時他也沒有飛過殲-7系列的戰機,所以他也就沒有修改任何參數,直接就點擊了虛擬屏幕最下方的確定按鈕。
第一次飛殲-7G還是悠著點,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摸清系統空間的使用方法,其他的功能可以慢慢摸索,以后有的是時間。
殲-7G的啟動方式和L-15獵鷹一樣,為外部電源輔助啟動,一般需要一臺電源車輔助。當然直接啟動也可以,但是發動機需要預熱,時間上會比較長,訓練的時候倒是無所謂。
這系統空間直接省略了這一步,當虛擬屏幕消失的瞬間,楊洛身下的戰機發動機突然就啟動了。
此時,楊洛有種在訓練基地放單飛時的激動。
右手握上操縱桿,雙腳踩住左右方向舵,楊洛深呼吸了一口氣,強制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心情。
在訓練基地,不管是初教六還是L-15獵鷹,每一次上天飛行,都是有訓練計劃,需要嚴格按照訓練計劃執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性子隨意操作。
雖說L-15獵鷹已經具有媲美殲-7的性能,甚至某些地方猶有過之,比如航電系統,但是,教練機始終是教練機,不能和真正的戰斗機相比。
如今有機會獨自駕駛殲-7G飛向藍天,不激動那是不可能的。
平靜自己的心情后,楊洛按照操作步驟,開始略顯生澀地操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