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雙機編隊,還是多機編隊飛行,唯一沒有的編隊方式就是縱隊。
因為縱隊飛行,后機吸入了前機的尾氣后,很容易引起發動機故障,甚至空中停車。
因此,我們平時是看不到飛機一架跟著一架飛行的縱隊編隊方式。
今晚的編隊飛行訓練計劃幾乎包含了所有的編隊方式,一號編隊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會有二號編隊、三號編隊……
大約半小時后,飛機抵達安縣場站上空,沒有降低高度,保持在一萬米高空一掠而過,隨后轉向302航向。
302航向是西北方向,換算一下就是西偏北32度。
帶著氧氣面罩,呼吸著機載供氧設備提供的氧氣,楊洛無聊地握著操縱桿,雙眼的目光投在前方的儀表盤上,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隨時準備執行葉劍龍的指令。
編隊飛行不同單獨飛行,可以隨時各種機動。編隊飛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平飛之中,保持穩定的速度、高度、航向。
只有在切換隊形時才可以操作一下,可以說,在編隊飛行大部分時間中,飛行員就是個木頭人,傻傻地坐在座椅上,手腳都不能動。
如果是惡棍殲-10編隊飛行,雙手雙腳可以得到解脫,直接設置好飛行參數,開啟自動駕駛功能就可以了。
但殲-7不行,殲-7沒有自動駕駛功能,一切的操作都要靠飛行員,特別是殲-7G還有個手不離桿的設計。
夜航編隊飛行,不像白天飛行,還可以聊聊天解悶。夜航編隊需要集中注意力,因此通信頻道里很安靜,只有葉劍龍時不時下達指令時才會有聲音從耳麥里傳出。
漆黑的夜空之中,四架戰機的機腹航向指示燈閃爍,機身被淡淡的月光籠罩,在空中不斷地變換著隊形,橘紅色的尾焰噴射,拉出長長的白色軌跡云。
編隊飛行和平飛一樣無聊,但飛行員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時間流逝,轉向302航向,以巡航速度飛行一個多小時后,進入大草原中,抵達此次夜航的轉場目的地——倫北場站。
從東嶺場站出發,歷時一小時四十分鐘,終于抵達目的地。
由于時間太晚,楊洛他們將在倫北場站過夜,第二天上午再返回東嶺場站。
經由倫北場站塔臺引導,四架殲-7G從萬米高空平穩地下降高度,穿越云層進場。
“802呼叫倫北塔臺,我機四架已經進場,請求降落,完畢。”葉劍龍呼叫道,身為此編隊的最高指揮官,聯絡工作自然應是他的工作。
“塔臺收到,802,風向264,風802,速5米秒,場壓996,請于三號跑道降落,滑行至八號停機坪,完畢。”
倫北塔臺指揮員立馬給出回復,響徹在四人的耳麥中。
“802收到,完畢。“葉劍龍回復塔臺后,緊接著指示道,”各機注意,按照訓練計劃,先后順序依次降落。”
“801收到。”楊洛回復道。
待葉劍龍的戰機降落后,楊洛立馬壓桿,操控戰機迎向跑道,雙眼透過座艙玻璃凝視正前方。
夜色籠罩,本應是黑暗無比,倫北場站卻是燈火通明,照亮了整個場站,把夜里的黑暗驅離,更是到處布滿紅色和黃色的指示燈,在白色的燈光中分外顯眼。
在跑道上滑行的楊洛無意之中撇過旁邊的機庫,突然雙眼一縮。
“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