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號勝,
9月7號敗,
……
時間飛快地流逝,轉眼之間,一個月就過去了,31師之間的對抗也結束了。
16:14,122團和121團以微弱的優勢獲勝,123團以兩分之差惜敗。可以說,敗就敗在9月1號和2號的雙連敗,因為從三號開始,基本上雙方之間是勝一場敗一場,非常膠著,好似非常有默契。
如果沒有楊洛,或許雙方之間能打成一個平手。
9月1號,楊洛力挽狂瀾救了122團。然而當天123團敗局已定,就算沒有楊洛,假使東嶺場站被摧毀,123團也無力回天,因為還有121團在。
關鍵點是9在月2號,楊洛的神來之筆——低空突防,一人一機把123團滅了。
這一次才是奠定勝負的基礎。
一個月的對抗,讓31師和三個場站的所有人都感到疲憊。
飛行員很累,前期還好,基本上都是在凌晨六點前就決定了勝負,但是到了9月10號以后,決定勝負的時間拉到了白天,甚至晚上十一二點。
塔臺的值班人員也很累,不只是指揮員,還有值班參謀們,大批量出動飛機,帶給他們大量的工作。
還有機務、后勤……
楊洛倒是累并快樂著,除了9月3號,其他時間都能上去飛至少一個起落,甚至有兩天飛了三個起落。
可惜的是,再也沒有撈到像1號和2號那樣表現的機會。后期只能說是正常發揮,不是和大部隊一起被擊落,就是和大部隊一起把123團打得屁滾尿流。
總之,沒有楊洛獨自發揮的機會。但有一點值得一提,楊洛曾為葉劍龍擋過一次攻擊,駕機擋住了向葉劍龍發射的火控雷達電磁波,為葉劍龍創造了一次攻擊機會,擊落了一架殲—B。
以一架殲—7G換一架殲—10B,值。
以失去自身戰機為代價,駕機替戰友擋導彈,哪怕只是一枚由火控雷達信號構成的虛擬導彈,足以表明之間的信任,且是彼此間的信任。
舍生忘死的軍人很常見,不乏有人替別人擋子彈的人,但是替別人擋導彈的人不常見,因為太難,能夠順利擋住高速飛行導彈的飛行員都不是一般人。
楊洛就是能替別人擋住導彈的人,他不是一般人。
自從在9月2號出現黑視,楊洛就加強了鍛煉,提升身體素質。每天除了晨練意外,還會抽出一定的時間在健身房鍛煉。
一個月的鍛煉下來,其他沒感覺出來,肌肉更結實了楊洛倒是發現了,以前不算明顯的六塊腹肌都已經超級明顯。
如果再飛一次超高速度俯沖改出,會不會再出現黑視,楊洛不知道,還沒有試過。如果有機會,他倒是想試一試,檢驗一下這段時間的鍛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