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的主旋律,即使放假依然沒什么改變,飛行員依然很自覺地進行體能鍛煉。
正月初四開始,假期結束,東嶺場站恢復到訓練狀態。
不過飛行訓練還沒開始,依然處于全團停飛狀態,天天都在學習理論知識,直到過了元宵節,才重新開始飛行訓練。
正月十六,胡中銘組織了一次開訓動員大會,在會上提出了今年的訓練目標,年底的檢驗性演習中至少拿下一個集體三等功。
每一年年底,基本上都會進行一次檢驗性軍事演習,檢驗一年下來部隊的訓練情況,一般在十月到十二月之間。
而去年就是在十二月份進行的,恰逢一大隊改裝殲-10C,因為其他兩個大隊還要戰備值班,抽不出部隊,因而122團無緣參加。
檢驗性軍事演習是拿集體功勞的最好機會,基本上去了參加演習的部隊,只要不犯錯,基本上都能抱一個集體三等功回去,表現優秀的部隊,甚至可能拿下集體一等功。
31師的121團和123團去年就拿下了一個集體二等功和一個集體三等功。
不過楊洛的目標的不在軍事演習中,他瞄準了下半年的進行的空軍對抗空戰競賽考核,也就是俗稱的金頭盔爭奪戰。
具體時間還不知道,根據往年的舉行的時間猜測,不是十一月就是十二月,有可能在時間會撞車,無緣年底的檢驗性軍事演習。
正月十六下午,所有飛行員進行體檢,到航醫室接受身體與心理檢查。
翌日。
天氣晴,最低氣溫零下5度,最高氣溫3度,西風1~2級。
是一個飛行好日子,雖然冷了點。
122團自年后的第一次飛行訓練開始。
第一天的訓練并沒有安排高難度的訓練計劃,以恢復性訓練為主,大致就是編隊上去轉一圈。
“轟!”
一大早,熟悉的渦扇航空發動機高昂的轟鳴聲響起在東嶺場站。
有裝配在殲-10C上的AL-31FN矢量渦扇引擎的轟鳴聲,也有裝配在殲-7G戰機上的WP-13F航空引擎的轟鳴聲。
東嶺場站飛行區,四條跑道上,一架架銀灰色涂裝的戰機高速滑行,抬起機頭,掠向遠方,刺向蔚藍的天空。
楊洛微微一笑,收回目光,轉身爬上301殲-10C的座艙,戴上TK-10C飛行頭盔,與座艙連接好。
檢查儀表。
拇指豎起,打出手勢。
在旗語的指揮下,伴隨著AL-31FN航空引擎輸出強勁的動力,銀灰色涂裝的殲-10C動了,緩緩滑出機庫,經由牽引道駛入主跑道。
“呼叫塔臺,301準備完畢,請求起飛,完畢。”
“301,風向280,風速3米秒,陣風5米秒,場壓1002,一號跑道已凈空,可以起飛,完畢。”
“301收到,準備起飛,完畢。”
推節流閥,松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