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在座艙內的楊洛臉色平靜,右手朝風襲來的反方向用桿,同時調整鴨翼和襟翼的角度,姿態傾斜的殲-10C馬上做出回應,回到正常的降落姿勢,左邊的后起落架“砰”地一聲與跑道相接觸。
隨即楊洛又往前壓桿,讓前起落架也放下,無視掉從左側吹來的強勁的西風。
“好!”
看到所有起落架已經全部著地,值班指揮員暗暗喝彩,心中松了口氣。
隨著航空輪胎在跑道上高速滑行,制動系統啟動,摩擦出陣陣青煙和刺耳的聲音,一朵白色的花瓣也在機尾綻放開來,進一步降低戰機的速度。
“301,進入15號牽引道,停機位在16號停機坪,完畢。”
“301收到。”
按照塔臺指揮員的提示,從七號跑道轉彎進入15號牽引道,接著在機務人員的旗語指揮下,操控301殲-10C,精準地在16號停機坪上剎車停下。
關閉航空發動機,關閉航電系統,關閉主電源,斷開飛行頭盔與戰機的連接。
抵達泉城基地,長距離轉場任務算是結束了。
但是接下來干什么?
有沒有新的任務?
新的任務又是什么?
楊洛兩眼一抹黑,摸不著頭腦。
與此同時,機務人員圍在殲-10C周圍,搭上登機梯,打開玻璃座艙蓋,放置輪胎固定器。
楊洛拎著飛行頭盔攀下登機梯,站到16號停機坪上。
“飛行同志你好,首長正在等您。”一名二十多歲的中尉愣了愣之后,走上前來舉手敬禮道,心中頗為納悶,不是長距離轉場嗎?怎么好像一點都不累的樣子?
他哪知道,楊洛只不過是剛開始手動飛行了一段時間,后面全程都是自動駕駛,自然不會有多累了。
“你好,麻煩了你了。”楊洛點頭微笑道。
簡單地寒暄了兩句,楊洛拎著飛行頭盔跟著中尉上了一輛通勤車離去,直奔泉城空軍基地的機關辦公大樓。
東山省,在淮河-秦嶺分界線以北,屬于北方,自然二月份的泉城,天氣依然寒冷,一陣陣裹夾寒意的勁風襲來,吹得臉頰生疼。
但相比起遠在東北的東嶺場站,溫度可就要高多了,最起碼泉城的氣溫在10度左右。
“殲-10A,殲-10B,殲-10S,殲-11B,殲-11BS,全部是三代機,看來在泉城基地,二代機已經全部退出退役了。”
坐在通勤車上,楊洛透過窗戶玻璃,大量著機庫內的眾多戰機,如數家珍般分辨出各自的型號。
十架殲-10A,八架殲-10B,十六架殲-11B,靜靜地停放在機庫里。這是一個飛行團的飛機,而上去的不知還有多少。
另外還有四架殲-10S,兩架殲-11BS,雖然這兩種型號的戰機一般都是在改裝訓練時當作教練機來用,但是它們只要加掛上武器,一樣可以戰斗。
五款機型,三款來自成洛馬,兩款來自沈霍伊,有個共同的特性,都是三代機。
有沿海防空任務的航空兵部隊就是這點好,換裝速度永遠排在前列。
“臥槽,這是……空警-2000預警機?”
突然間,楊洛雙眼一縮,一架龐然大物進入眼中,差點失聲叫了出來。
不需要看其他,單從其背上屹立的巨大而光滑的金屬圓盤,就可以一眼認出,這是空軍作戰體系之中的指揮大腦——空警-2000預警機。
楊洛注視良久,直到通勤車駛過,看不見為止,才最終收回目光,心中略微激動,一時間有種恨不得調到沿海部隊飛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