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正濃。
掛載好武器的301殲-10C在銀華的籠罩中飛向指定的匯合的地點。
“呼叫指揮中心,301正在前往匯合地點。”楊洛右手握緊操縱桿,操控戰機穩定的飛行,左手調整頻率,發出呼叫。
“指揮中心收到,301,本次護航任務由你全權全程指揮,非緊急情況指揮中心不會聯絡你。”通信頻道里響起指揮員嚴肅的聲音。
聽指揮員的意思,這次護航任務的指揮權是在空司,而空司下放給了自己,由自己在空中指揮,楊洛頓時心中一個激靈,急忙回道:“301明白。”
對于這次的考核的目的,楊洛更摸不著頭腦了。
縱觀三個階段的任務,第一階段是飛行技術和實彈射擊,第二階段是飛行技術和對空對地的戰斗意識,而這第三階段卻是指揮能力。
這是全方位的考驗啊!
難道……
楊洛搖了搖頭,覺得自己的想法太匪夷所思了,畢竟自己太年輕了。
不多時,301殲-10C趕到了匯合的地點,三架戰機已經亮著航行燈和編隊飛行燈,正在空中盤旋等待。
有著和殲-10C相似的外形,后三角翼,前鴨翼,單發,進氣道位于機頭下,但進氣道上的六根擾流片,暴露了這三架戰機的型號,這是三架殲-10的基礎性戰機——殲-10A。
“呼叫護航小隊,這里是301,本次編隊的長機兼指揮,請從我右側靠近進行編隊。”楊洛打開了編隊飛行燈,向四架戰機發出通信請求,并下達指示。
“XXX收到,完畢。”三道聲音依次在響起在通信頻道里。
三架殲-10A戰斗機向楊洛的殲-10C靠近,組成了一個兩架在前兩架的斜后方的“八”字型編隊。
這里只是匯合地點,根據空司下發的任務詳情,他們還需要前往護航目標運輸機起飛的場站上空,將在5分鐘后起飛。
“所有人注意,航向265,高度8000,空速800,護航目標將在5分鐘后起飛。”楊洛拉桿朝迎向夜色之中,再次檢查航線和任務詳情,發出指示。
“XXX收到,正在爬升。”
四架殲-10系列戰機穿行于黑暗的夜色之中,拉著湛藍色的尾焰,如同四柄利劍般直刺夜空。
沿著預定航行編隊飛行,五分鐘之后,見到了姿態平穩,正在爬升的的護航目標,一架代號為鯤鵬的運-20運輸機。
黑灰色低可視度涂裝的機身,常規氣動布局,47米的超長機身,翼展達到50米的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后掠、無翼梢小翼。
這就是參考伊爾-76的氣動外形和結構設計,融合C-17的部分特點的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鯤鵬運-20.
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最大時速大于800公里每小時,航程大于7800公里,實用升限13000米。
鯤鵬運-20作為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復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
擁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凝聚各種尖端航空技術,為中航旗下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設計、西飛為主制造的杰作。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