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天氣陰,溫度5度,無持續性風向,微風。
“301,可以起飛,完畢。”
301殲-10C穩穩地停在一號跑道上,整裝待發,楊洛端坐與座艙之中,耳邊傳來塔臺指揮員甜甜的嗓音,
嗯,是一個妹子。
這個指揮員妹子和昨天的指揮員都是75師參謀部的人,而喀特場站本就是75師領導下的場站,之前駐扎了75師63團的一個大隊。
“301收到,準備起飛,完畢。”
昨天夜里帶著薛飛幾個飛了一趟,執行的是夜間編隊飛行。
今天楊洛要單獨上去一趟,仔細查看一下橫斷山脈的地形,為后續的訓練做準備,順便欣賞一下橫斷山脈的美景。
推節流閥,松開剎車,
“轟!”
AL-31FN航空引擎開始劇烈地咆哮,輸出高額動力,推著笨重的戰機加速起飛。
十多秒后,301殲-10C騰空而起,大鵬展翅般進入陰沉沉的天空。
喀特場站的跑道成西南-東北走向,東北方向是一片開闊地帶,十多公里外才有山峰,而西南方向的山峰則很近,只有3公里左右。
由于是無持續性風向,不存在什么逆風起飛,楊洛直接選擇往西南方向起飛,省得掉頭。
此時看去,301殲-10C就像是直接往山上撞去一樣。
然而,怎么可能真的撞上去。
這座山峰的海拔高度是3500米,相對于本身就有2100米海拔高度的喀特場站,其高度僅有1400米。
3公里的距離,足夠殲-10C爬升1400米的高度。
調整襟翼和鴨翼的角度,使得301殲-10C以最大迎角,急速爬升高度。
六秒之后,高度已經爬升到1600米,從峰頂一掠而過,繼續爬升。
楊洛隨之把高度表改成標準大氣壓,本來顯示1600米高度的高度表瞬間改變為3700米。
橫斷山脈的山峰海拔大多在4000米至5000米之間,所以楊洛把高度提高到6000米后就改平了,沒有繼續爬升。
“橫斷山脈真是美極了。”
駕駛戰機勻速飛行,透過座艙玻璃,楊洛欣賞著沿途的美景,同時也在仔細地觀察地形。
下方是高低起伏連綿不絕的山峰,峰頂大多被積雪覆蓋,峰頂以下植被覆蓋率極高,顯得綠意盎然,一片生機勃勃,谷底高低不一,落差極大。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并流,一路奔騰,穿行其中。
“咦,前面難道是雅魯藏布大峽谷?”
飛行二十多分鐘后,楊洛的眼前浮現一條巨大的峽谷,瞄了眼經緯儀,楊洛才確定就是雅魯藏布大峽谷,旅游愛好者無限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猛地一壓桿,楊洛就是一個俯沖而下,動作干凈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別人是在地面上欣賞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宏偉,而楊洛則要從空中觀賞一下,同時也想要確定一下雅魯藏布大峽谷能不能作為低空突防的一個訓練點。
只因這條大峽谷夠長,達到了500多公里。
唯一不確定的就是峽谷內亂流的強度的問題,大峽谷平均深度達2268米,最深處6009米,在狹窄地段極可能會出現不允許飛行的地段。
“呼叫塔臺,場站有沒有關于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亂流分布區域。”楊洛透過無線電通信頻道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