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對抗為雙機對雙機,楊洛和其僚機薛飛一方,許志強和其僚機王韓漢宇為另一方。
起飛離場后,雙方分別往相反的方向爬升,拉開距離。
在當今這個時代,一旦戰斗真正爆發,飛行員之間基本上不會發生近戰格斗的情況,都是在超視距以外發射中距攔射導彈或遠距攔射導彈進行攔截。
雖然攔射導彈的成功率相對近距格斗導彈來說低了不少,但其具有全天候、全方向作戰能力,載機能在短時間內連續發射數枚導彈,對數十上百公里以外的數個目標同時實施攻擊。
而近距格斗導彈的命中率太高了,一旦被導彈鎖定,幾乎就是無解,即使能躲過一枚,但第二枚呢,甚至更多?
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則在現代戰爭中,絕不會進入近距格斗的情況,都是御敵于千里之外。
有人就會說了,那還發展近距格斗導彈干什么?還開展什么近距格斗訓練,豈不是浪費錢財?
這就是外行了。
一般來說,攔射導彈是攻擊武器,近距格斗導彈是防御武器。
世間的事情瞬息萬變,當兩方的戰機在空中相遇,會不會出現攔射導彈發射殆盡,依然無法奈何對方的情況?
當然有可能出現。
對攻擊的一方來說,我的目的就是要搶占制空權,是負責踹門的,真正的攻擊在后面。
而對防御的一方來說,制空權怎么都不能丟,怎么可能讓敵人長驅直入,別說近距格斗了,哪怕是開著飛機撞,也得把敵機撞下來。
很快,雙方就消失于彼此的視線之內,彼此間的距離拉到10公里以外。
身為長機的301殲-10C在前,311殲-10C在側后方,這是僚機的位置。
“311,如果等下有導彈過來,你機動規避就可以了,不用管我。”楊洛操控著戰機平穩高速飛行,一邊平靜地說道。
“301,那你怎么辦?”薛飛不解地問道。
“我要試一下用過失速機動來規避,看能不能成功。”
“我覺得試都不用試,肯定失敗,還是常規機動的成功率高一點。”
“不試試怎么知道,反正是訓練彈,就算失敗也沒有什么,或許成功了呢。”楊洛笑著說道。
XL-2A訓練彈的速度可以加速到3馬赫,對于這么高的速度,勢必要犧牲機動性,以大過載機動來規避,成功率確實比較高。
但以過失速機動來規避的話,由于其速度太高,很難把握住時機。過早機動,導彈可以緊隨著轉彎,規避不了;過晚轉彎,導彈直接就過來了,還是規避不了。
需要很精準地抓住時機,不早不晚,時間只有一剎那,甚至于有沒有這以剎那還是個問題。
對于近距格斗導彈,楊洛相對比較熟悉,還成功規避過一枚真實的導彈,但對于超視距外的打擊,僅限于理論知識中。
“好吧,隨便你吧。”薛飛無奈地說道。
“304,305,你們可以下去了。”楊洛下達指示。
“明白。”
剛剛爬到5000米高度,掠過兩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峰,屬于許志強和王漢宇的兩架殲-10C隨即鉆進了山谷之中,信號消失于塔臺的雷達屏幕之中。
雷達屏幕上只余兩個信號,另兩個信號,任憑雷達如何掃描都發現不了。
每次的升空訓練,時不時就會出現失去信號的情況,管還管不了。
別人家的塔臺,指揮員一個命令下去,飛行員只得乖乖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