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無話。
三個多小時后,跨越近3000公里的距離,四架殲-10C進入陵水場站外圍空域。
隸屬于海軍航空兵部隊的陵水場站,正在擴建為航母艦載戰斗機訓練基地,目前正在對其進行史無前例的擴建。
從空中看去,飛行區已經擴建完畢,此時正在建設的是附屬實施,隨處可見大型的建筑機械和各種建筑材料。
此時已是早上七點多,天氣還算不錯,雖然沒有太陽,但也沒下雨,是一個陰天。
四架殲-10C從萬米高空中穿越云層,平穩降低高度。
“呼叫塔臺,這里是猛龍中隊,請求進場降落。”身為中隊長的楊洛,透過座艙玻璃看著底下處在施工中的陵水場站,調整通信頻率,連接上陵水場站的保密頻道,發出呼叫。
猛龍中隊,是這次特殊任務的中隊稱號。
“塔臺收到,地面風向060,風速7米秒,陣風9米秒,場壓1008,猛龍中隊可以降落,請使用五號跑道,到三號機庫加注燃油,完畢。”
很快,通信頻道中就傳來了陵水場站指揮員沉穩的聲音。
“猛龍中隊收到,完畢。”楊洛回應之后,馬上就向各機發出指示,“各機注意,采用雙機編隊降落,311,跟我向下去。”
“311收到。”薛飛略微有些疲倦地回答道。
“304收到。”
“305收到。”
許志強和王漢宇同樣有些疲倦。
雖然昨天早早地就睡覺了,但四五點鐘正是人最犯困的時候,又經過了長達三個小時的飛行,疲倦很正常。
要不是經過一個月的訓練,早就習慣了高強度的飛行,他們三人的狀態會更差。
四架殲-10C以雙機編隊降落的方式,依次安全地降落在五號跑道上滑跑,經由地面引導后駛入三號機庫之中,平穩地剎車停下。
按照流程,關閉引擎、航電等,楊洛等人爬出座艙,從登機梯上下到地面。
早已等待多時的機務人員圍著四架戰機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工作,另有人給楊洛他們送上一份簡單的早餐和葡萄糖水。
幾人道謝之后,一邊吃著食物,一邊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機庫之中。
正在擴建的陵水場站,屬于海航的所有戰機已經撤離到其他場站,此時的機庫里卻停放著十二架戰機,以及一架空警-2000預警機。
從停放著各個型號的戰機機庫里,走出不少的人,看著四架殲-10C所在的機庫,都在遵守著規定,沒有走近仔細觀看,只在遠遠的地方互相談論著。
“四架殲-20,四架殲-11D,四架殲-16,國產三代機和四代機就差殲-15了。”凝望著各機庫里的戰機,楊洛如數家珍
這里面的戰機,楊洛只見過殲-20,殲-11D和殲-16楊洛都未曾見過。
之所以能認出來,完全是楊洛的推導猜測。
殲-11A和殲-11B,包括雙座版的殲-11BS,楊洛都見過,而殲-11C是作為艦載機在研制,目前航空兵部隊裝備的殲-11戰機,只有殲-11D是楊洛未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