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飛行員滿頭大汗,呼吸粗重,飛出一個個大過載機動來消耗導彈的能量,同時釋放了紅外干擾彈。
PL-8B紅外制導近距格斗導彈,發現一枚枚釋放極強的紅外輻射后,就仿佛是處在發情期的動物一般,徑直改變飛行軌跡,直接與紅外干擾彈相撞,凌空爆炸。
預警機里的模擬系統判定,PL-8B格斗導彈自毀。
判定信號通過數據鏈傳遞到殲-20戰機系統當中,但導彈逼近告警系統沒有停止提示音,反而更加急促。
“還有一枚PL-10E主動雷達制導導彈?”
殲-20飛行員馬上反應過來。
眾所周知,近距格斗彈基本上是使用的紅外制導,使用主動雷達制導的話會使得導彈太重、太大、太費電,此消彼長下,體積和成本都控制不下來,也影響機動性方面的表現,離軸捕捉目標困難,掃描速度可能在空戰中會跟不上過高的角速度,也沒有紅外制導的突然性。
而我國只有一種主動雷達制導格斗導彈,就是最新的PL-10E近距格斗彈。
殲-20飛行員就是犯了經驗主義錯誤,一時之間沒想到這茬。
緊急釋放箔條干擾彈。
然而來不及了。
箔條干擾彈還沒來得及在氣流的作用下形成干擾屏障,PL-10E就已經突破過去了,直指不遠處的殲-20。
導彈逼近告警系統的急促尖叫提示聲已經達到最高頻率,幾乎連成一條直線,瘋狂地響徹在殲-20的座艙之中,如同重錘一般,重重地轟擊著座艙中飛行員的內心。
規避!
殲-20飛行員臉色大變,緊急施展過載高達9G的大過載機動進行規避,企圖利用高角速度來使得導彈雷達的掃描速度跟不上,進而導彈失去目標。
然而,想像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PL-10E格斗彈成功接近目標并命中,觸發爆炸。
系統判定,殲-20被擊落,并通過的數據鏈傳遞到殲-20的系統中,呈現在多功能顯示屏中。
“輸了,我竟然輸了,輸給了一架三代機。”
看著屏幕上給出的提示,殲-20飛行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神復雜不甘,深吸了一口氣,略微平復急促的呼吸,操控戰機改出大過載機動,保持平飛的狀態。
301殲-10C同樣接到預警機的通知,看著屏幕上顯示和不多的航油,楊洛大大地松了口氣,不再追擊,改為平飛,并向預警機呼叫道:“呼叫YJ-02,我的航油剩的不多了,必須馬上返航。”
“301,你果然沒讓我失望,你現在可以返航了。”預警機里,中將滿含笑容地說道。
“301收到,準備返航。”楊洛回應道,呼吸依然急促,拉桿掉頭,朝喀特場站而去。
殲-20也在預警機的命令下掉頭,返回他所在的場站,縱使飛行員有萬般的不甘,但輸了就是輸了。
一場精彩之極的對決終于落下帷幕,雙機各自離開交戰空域返航,轟鳴了半個多小時的橫斷山脈上空終于恢復了往日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