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洛開始上高度,以最大爬升率一口氣爬升了3000米,掠過了山頂,剛輕松下來的內心緊接著一沉。
“滴!”
雷達告警器突然響了起來,在座艙里急速地蜂鳴。
被鎖定了。
“高手!”
楊洛的臉色有些凝重,他也就比425殲-11BH晚拉起兩三秒鐘而已。
但就是這短短的兩三秒時間差,使得425殲-11BH先一步調轉機頭,鎖定了301殲-10C,導致楊洛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楊洛急忙拉桿蹬舵,飛出一個常規機動規避掉雷達的鎖定,緊接著又是一連串的機動。
由于是掛架滿掛載,301殲-101C的機動動作還是受到了影響,沒有空載時的靈活,不過卻也讓楊洛規避掉了鎖定。
因為雷達一直沒有任何發現,楊洛只能回頭依靠目視搜索425殲-11BH的方位。
楊洛特意做了幾個回頭時視野比較好的機動,倒還真讓他給發現了,425殲-11BH在他后方偏右約15度的位置,距離大約是3公里。
“媽的,竟然掛錯了導彈,只有兩枚近距格斗導彈,這讓我怎么玩?”楊洛懊惱無比。
301殲-10C除了掛載一具電子吊艙,其余是個掛架只掛載了兩枚近距格斗訓練彈,其他八個掛架掛的都是中距攔射訓練彈。
楊洛打的注意是在超視距外干掉對手,根本不想跟對方玩近距格斗,之所以還掛了兩枚近距訓練彈,為的是以防萬一。
沒想到竟然會在因為陰差陽錯之下,一開局就陷入了近距格斗之中。
實際上,這一幕,也讓塔臺和大禮堂內的眾多觀眾也大感驚訝。
縱觀歷屆金頭盔自由空戰,三代機之間的對抗就沒有一開局進入近距格斗,都是先進行超視距空戰,后面才有可能進入近距格斗,甚至于很多戰斗干脆就在超視距外決出了勝負。
楊洛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雷戰更懊惱后悔,因為425殲-11BH根本就沒有掛載近距格斗導彈,掛的全是中距攔射導彈。
他根本就沒辦法做出有效的攻擊,此時的咬尾追逐只是做做樣子,想要消耗掉301殲-10C的航油而已。
倒不是說在近距離無法使用中距導彈攻擊,而是很容易就能被規避掉。
中距攔射導彈大多都是使用復合制導,鮮少會使用單一的制導方式,而復合制導一般前端使用的是慣性制導。
現在425殲-11BH上掛載的就是復合制導導彈,前端皆使用慣性制導,末端制導則分主動雷達制導和紅外制導兩種。
三公里的距離,實在是太短了,在這個距離上發射中距訓練彈,無疑是浪費一枚導彈,浪費一次得分機會。
因為導彈的制導方式還處在慣性制導中,且速度也沒有提起來,輕易就能規避掉。
但楊洛不知道啊,所以楊洛還在前面拼命地機動規避,不讓425殲-11BH鎖定自己,不給對方發射導彈的機會。
大過載機動中,航油的燃燒速度是很快的,尤其因為掛載的重量太大了,楊洛還必須時不時地開一下加力,航油的消耗就更大了。
這一場追逐就是十多分鐘,楊洛在前面跑,雷戰在后面追,從3000米高度追到8000米高度,劃過祁連山脈上空,又往鼎鑫機場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