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千億市值,
跟兩座大山動輒四萬億比起來連毛都算不上。
更不用說支付寶和微信每天堪稱恐怖的現金流水,
連國家都不得不服。
一個顛覆商業結構,
一個改變日常生活,
這才叫影響力!
上個月美團成為市值第三,背后投資既有阿里,又有騰訊,算是老馬小馬之間一小塊緩沖地帶?
想到這里沈鋒腦子更加清晰,萬利之所以能被企鵝盯上,絕對不是因為業績多牛逼,在大象面前只不過是一只小螞蟻。
說白了還是因為神秘君!
每天五百多萬現金流水,百分百打開率,就算在號稱日活十億的微信平臺兩千多萬公眾號里……
要說第二,
誰敢認第一?
算了,早晚的事,作為未來可以跟二馬同桌吃飯喝酒的萬億大佬,這點風頭算什么?
回過神,沈鋒笑道:“其實從3Q大戰之后,企鵝才真正確立開放與分享的轉型策略,至今有超過七百多家公司拿到風險投資,金額超過兩千多億。”
“更確切地說,我覺得15年才是所謂并購投資業務的真正轉折點。也是從那時開始,與騰訊合作的投資人發現,很多案子他們突然不再強求控股、甚至不介意業務能否聯動。”
“平心而論在新老巨頭之中,騰訊無疑是最像財務投資人的那一個,也是最合VC圈投資回報邏輯規則的那一個,當然更是出手最多最激進的那一個!”
很多話沈鋒沒有說,當時轉折發生的背景是14年的3月,騰訊終于放棄自建電商,戰略入股京東。
8月微信支付公布智慧生活全行業解決方案,稱要將現有商業移植到微信平臺。
小馬甚至在IT領袖峰會上發表著名的半條命理論,稱將不再去搶奪風口,只投入半條命,剩下的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
換句話說徹底放棄商業模式,
認慫了!
也是從那時起,重新以最像財務投資人的戰略投資人定位的企鵝終于不再是那個同行罵街狗日的騰訊。
變成友好的大胖小子!
“不管怎么說,咱們能被騰訊看中也很牛逼啊!”胡方乘機拍馬屁道:“還是老板英明神武!”
沈鋒靠在沙發上,輕松道:“說到底騰訊還是一家流量公司,相比業務本質,它更在意怎樣能實現流量價值最大化。”
“做個不太恰當的比喻,高速公路上跑拖拉機,跑自行車,對它沒有任何區別,反正核心只是有車再跑就行。”
“而阿里是生意本質,必須有上下游產業鏈,所以希望做更多的融合和協同,選擇更合適的伙伴去做一件事。”
說到這里,雙眼發光道:“資本變了,因為流量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