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劉鵬丫丫,沈鋒剛想休閑娛樂一會,秘書進來匯報,佳佳居然想見自己?
沈鋒一愣,這小丫頭好像還是第一次主動來董事長辦公室吧?
“老板,我想給你商量個事……”佳佳坐在沈鋒面前,頭都不敢抬,手足無措的樣子像極了一只無辜的小白兔。
“別扭扭捏捏的,都什么直接說。”沈鋒好笑道:“你現在也是身家億萬的小富婆怕什么?”
“我……”佳佳猛的抬起頭,咬著牙,鼓足勇氣道:“我也想學可兒姐那樣創業!”
沈鋒一愣,什么時候咱們的大胃王居然也有上進心了?
“昨天B站up主孫狗子劉老虎翻車了,起因是他在上傳自己最新的吃播視頻時,不小心發布成未經剪輯過的原片!”
佳佳怕老板誤會,解釋道:“那個up主不斷地重復著咀嚼食物——在畫外音指導下吐掉——繼續咀嚼食物的過程,儼然一副工業化生產、團隊精心包裝的派頭。”
“所以我覺得不可能一直光靠吃給公司賺錢!”
沈鋒示意小丫頭不要激動,讓秘書送來咖啡,認真道:“仔細說說你的想法。”
“一位不太出名的吃播因為這件事迎來數以萬計的嘲諷,甚至一度上熱搜……”
“是不是說明粉絲已經對大胃王膩歪了?”
沈鋒皺皺眉,網上很容易找到各種千奇百怪吃播,甚至惡心的都有。
但大胃王的意義在哪里,為什么吃的節目收視率總是不錯,到今天也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認知。
89年堪稱吃播界活化石的島國綜藝《元祖!大食い王決定戦》,曾經通過制作人給出過官方層面的詮釋:認為吃播的意義在于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看到朋友同人吃下幾乎不可能吃下的巨量食物,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爽快。
甚至有心理學家研究說人的潛意識里都有著減肥壓力造成的逆反心理。
韓國分別提出兩種不同的觀點,在粉絲看來只是不想一個人吃飯,希望身旁有人陪伴。
人口學家預測,未來15年內,韓國獨居家庭將占所有家庭組合的三分之一,而在線用餐秀可以滿足心理需求,讓人們有一種和別人一起吃飯的錯覺。
在自己看來,佳佳之所以能火,就是因為天生自帶“分享性”和“表演性”的吃,能夠擺脫傳統內容制作模式。
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普及,人們似乎難以找到比大胃王更能帶來感官刺激、更能夠短時間完成情緒傳遞的內容形式。
要說吃播開山鼻祖,絕對是陳佩斯老爺子!
89年春晚小品《胡椒面》里,陳佩斯大搖大擺地上場后的第一句臺詞就是來二斤餛飩。
這二子,太特么能吃了。
小品《吃面條》就更是巔峰之作,陳佩斯通過無實物表演吃完滿滿一大桶面條,也通過吃面條串聯起了之后的所有包袱,全場炸裂。
“這兩年我見過各種各樣的奇葩,什么活吃壁虎、生吞章魚、甚至有些還吃……”
佳佳強忍惡心道:“首先作為一個UP主,你必須要保證自己的穩定更新,這樣才能保證你的粉絲不流失。”
“其次拍攝的時候,一定要讓人感覺你自己吃的香,有感覺。最重要的是想不被人罵,必須要營造出熱愛生活的普通人形象,一旦被人發現是商業運作,輕則粉轉黑,重則鐵錘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