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貝殼聯盟?”沈鋒看著包凡似笑非笑道:“不至于吧?”
“自從左暉與貝殼完成一場資本對賭后,這個所謂反貝殼聯盟自發形成,反對排他獨裁。”
沈鋒見大光頭滿臉認真,貝殼找房前兩天上市,一夜之間暴漲87%,市值達到420億美金。
去年營收破460億,同比增長60%。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9%,房地產行業最靚的崽。
當然一將功成萬骨枯,快速增長的背后燒掉的錢更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里面還有全國4.2萬家房產中介和45.6萬經紀人的貢獻與妥協。
想到這里道:“正如左暉在致股東信中說:貝殼會不斷進入產業新的領域,并利用平臺對傳統的、沉重的、又臟又累的商業,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和升級。”
沈鋒笑道:“這番話明顯是沖著老對頭58同城、甚至阿里和京東跨界玩家的隔空回應。”
包凡跟沈鋒碰杯酒,復盤道:“成立短短兩年,匆忙殺入22萬億的居住服務市場撈金,如此著急上市的心態和做法,必然有深層次的原因。”
“15年鏈家融資達到120億,而求財心切的股東把公司估值卻抬高到400多億。當時左暉背負著很大的上市對賭壓力,按照協議鏈家要在B輪交割日后5年內,即21年之前完成首次公開發行。”
“否則鏈家就要以投資金額+每年8%的回報價格,向股東支付約170億!”
包凡感嘆道:“對賭是創業最大的坑,不知道多少人死在上面。更何況鏈家走的是重資產的垂直自營模式,想要五年內順利上市,并在增長天花板到來前做出足夠的品牌含金量,必然要向輕資產且更具吸金能力的平臺模式進化。”
沈鋒點點頭,要說老左也是狠角色,破釜沉舟推出一個向房產經紀人與經紀公司開放入駐的新平臺。18年貝殼找房上線,開始攻城略地。
要說玩法不復雜,就是房源信息共享結合鏈家管理模式,線上房源信息像一片片雪花,鏈家管理結構把雪花攢成一個雪球,而貝殼找房是要雪球越滾越大,直到沖入資本市場。
比如內推一個經紀人加入貝系能獲得3000元補貼,這一粗暴挖墻腳的野蠻打法,飛速擴張規模。現在覆蓋100座城市,平臺入駐經紀品牌235個,覆蓋線下3.8萬家門店和近40萬房產經紀人……
只有狂奔上市,用一份巨大的利益蛋糕填飽貝殼下面的經紀人胃口,只有當對賭協議變成真金白銀時,內部的負面因素和外部輿論才能短暫平息。
想停下來喘口氣都難!
都是老江湖,其中酸甜苦辣不用多說,包凡品口紅酒道:“安內同時攘外,自從貝殼第一天,姚勁波指揮下的58集團軍就曾針對鏈家、貝殼開炮,甚至聯合多家房產經濟公司、開發商及平臺服務商,發動對貝殼的百日圍剿。”
“除了老對頭想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中,那些擁有更大流量、資本和平臺的跨界玩家,如阿里、京東,都在瞄準巨大利潤的住房服務市場。”
“沒辦法,誰讓國內房地產行業是以億計量的長尾市場呢?”
沈鋒想的更深,無論誰想要撬動這塊最大蛋糕,都必須借助平臺的力量。而創立鏈家和貝殼的左暉有這個野心,卻無法得到戰略股東百度、騰訊的流量或技術支持,所以只有加速上市,才能獲得更多資源和玩家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