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嵐忽然明白為什么譚綸教的技巧都那么復雜,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卻又十分的花俏好看了。
MD,原來是從青樓出來的!可不得花哨一點嘛!
還有譚綸自己,韓嵐從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就留意到了,這老頭精致得很,臉上也會化淡妝遮瑕。
現在明白了,估計也是花間派的特色吧?
“咳咳。”譚綸見學生們神色越來越不對勁了,終于還是忍不住輕咳了兩聲,解釋道:“你們不要對青樓抱有偏見,古時候音樂創作主要也就集中在兩個地方,一個是宮廷,還有就是青樓。所以,花間派誕生于青樓這并不奇怪,也并不可恥。”
“事實上,古時候很多詩詞曲佳作都是在青樓誕生的,而且很多青樓做的生意也不是你們想的那種,更多的還是賣藝為主,性質跟你們這一行差不多的。”譚綸說到這兒就更理直氣壯了,覺得自己拿花間派古箏來教這些練習生一點毛病都沒有。
“……”學生們。
我有一句馬賣屁不知當講不當講!
“話說譚老,您不是道士嗎?花間派的風格不適合修道吧?”韓嵐有些好奇地追問道。
“花間派是家學,出家之后也不能忘本呀。在山上的話,確實還是以南派古箏中的一些隱世風格曲子為主,花間派的曲子太注重炫技了。事實上在山上古箏也比較少彈,更多的還是彈古琴,比較有助于靜心悟道。”譚綸笑著解釋道。
韓嵐也點了點頭,其實花間派這類比較偏表演向的古箏流派的確是適合他們這一行的。
簡單介紹了一下古箏流派,譚綸便帶著他們繼續學習古箏了。
……
……
燕京,央視演播大廳。
春晚的第二次彩排。
今年春晚大大小小的節目加起來,暫定是36個。
韓嵐的節目也正式加入到彩排流程中了,排在第28個節目,比較偏后面。
這場彩排過后,如果沒什么太大問題的話,欄目組就會開始陸陸續續將參加春晚的演員透露出去了,文火慢慢把熱度提上來。
在過來之前,韓嵐有提前兩天先去明月學院,和那邊準備同臺表演的師生們進行磨合。
效果還可以吧,畢竟上臺后他們之間也不需要什么太大的互動。韓嵐坐在舞臺最中央簡單彈奏完開頭后就起身唱歌了,而民樂團則在后面表演伴奏。
雙方的磨合,主要還是在于節奏上的把握,雖然春晚舞臺上都是用提前錄制好的音頻,但彩排的時候是需要他們現場伴奏和現場演唱的。
這關系到他們最終能不能登上春晚的舞臺,還是很重要的。
“《青花瓷》表演組準備上臺!”工作人員跑過來喊了一聲,一群人便開始收拾東西準備上臺了。
有了樂團的現場伴奏,韓嵐一上臺那氣勢就跟上次不一樣了,仿佛身后跟著幾十個兄弟掄著鐵棍隨時準備聽號令上去開片兒一樣。
當然,這比喻可能有點兒夸張啊,但人多幫忙分擔壓力是真的,心里多少也安穩一點嘛。
看到韓嵐身后跟著的專業團隊,吳韜和肖雨晨也都驚了。
什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