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在燈塔國“環球留聲機”頒獎典禮的現場,另一邊的VIP席位上,一位老熟人正隔著人群遠遠望著韓嵐和夏凝萱。
距離太遠,中間那些老外又喜歡站起來,再加上觀眾席的光線一般,所以其實他并不能看清楚他們。只能偶爾有攝像機拍到他們的時候,才能借助大屏幕看見他們的表情。
一旁的助理王盛注意力卻完全不在頒獎典禮和韓嵐夏凝萱身上,他在幫林歸一打聽消息呢:“林少,查清楚了,雙木娛樂有參與進去。”
“嗯。”
林歸一應了一聲,抬頭看向舞臺上。
“環球留聲機”邀請的表演嘉賓都是曾經獲得過提名甚至拿到過留聲機獎杯的。
所以表演的節目質量很高,而且都是一些大火的歌。有自己原唱的,也有翻唱改編致敬的。
這些人實力都很穩,玩的都是真唱,只有部分實在無法真唱的才會使用事先錄制好的音頻。
“你說國內什么時候才能有一個這樣的音樂盛事啊?”林歸一忽然問道。
王盛沉默了。
華國人很聰明,華國商人更聰明,但或許是祖傳的技能吧,很喜歡投機取巧,也很喜歡玩陰的,對外人狠,對自己人更狠。
同樣是賺錢,流量經濟來錢更快,成本更低!
燈塔國一直自稱他們的模式是“音樂工業”“電影工業”,但要真說“工業”二字的話,華國的娛樂圈才叫“工業”哩。
追求的就是一個批量生產,就是一個低成本高利潤。
傳統音樂除了需要一套完整的培養體系外,還需要藝人本身有足夠的音樂天賦和才華,這就意味著它是無法量產的。
但流量小鮮肉不需要,他們只要把練習生制度和流量體系建立起來,藝人什么的找幾個年輕帥氣漂亮的就行了。這可比音樂天賦的門檻低多了,而且顏值不夠還能手術來湊,你音樂天賦不行就真的很難補救了。
所以只要把體系建立起來,他們可以批量生產明星。就和生產線建好了,往里面塞材料就可以批量生產產品一樣。
這TM才叫工業!
但很諷刺的是,燈塔國的“假工業”現在無限輝煌,站在了最頂端,成為全球娛樂圈的圣地;華國娛樂圈的“真工業”,就只能關起門來撈自家人的錢。
或許他們自己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吧,為什么百年前西方可以用廉價的工業品沖擊華國手工業市場,而百年后他們用同樣的方式卻沖擊不了西方的娛樂圈。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他們自己不愿意去想明白為什么,因為自家人的錢已經足夠他們撈的了,想那么多干什么?
華國可沒有資本家,有的只有商人,商人只會看到眼前的利益,不會有什么遠見的。
有遠見的商人,那才叫資本家。當然,在華國,他們叫企業家,有良心懂得大是大非的就叫民族企業家。
不過真正的企業家還是少呀,更多的人還是頂著企業家的頭銜干商人的事兒。
林歸一覺得自己勉強也算是企業家吧,當然,前提是在他掌權的時候。
和華娛盛世那些人不一樣,他眼里更多的還是全球市場,他眼紅的是燈塔國的娛樂圣地。如果華國可以成為新的娛樂圣地新的文化輸出第一,那特么才叫來錢快呢!
“林少,要提醒一下公司那邊嗎?”王盛問道。
林歸一笑著搖了搖頭:“提醒什么?我現在就是個混吃等死的大少爺,管公司的事情做什么?而且,你以為集團那邊沒有人看得出來嗎?但為什么會沒人提醒雙木娛樂座位上那頭豬呢?”
王盛沒有回答,他自然是知道的,但身為助理,有時候就不要太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