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現在春晚《告白氣球》的熱度還在,視頻一出來立馬就引來不少人點擊。
狗糧接得又快又準。
“666春晚的全息投影居然還有丐版的?”
“笑死我了,一本正經地瞎吉兒亂拍,哈哈哈……”
“畫風新奇啊,哈哈哈……”
“那些泡沫板是認真的嗎?表示想看和春晚的對比版。”
“原來正版在這兒!”
“這特效差距讓我一度想起了去年春節檔《逃逸時代》和《武裝天空城》的特效差距,老黑這是在致敬《武裝天空城》嗎?”
“說實話,有點小浪漫哦。”
……
……
《黑手3》的導演艾伯特皺著眉頭看著圍脖上的熱搜頭條。
他專程帶著電影主演從燈塔國飛來華國與影迷們進行線下見面會,介紹一下自己正在上映的新電影,回答媒體和粉絲們的一些問題,為電影作宣傳。
效果自然是很顯著的,《黑手3》的熱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飛快拔升,眼瞅著就要超過第二名了,結果對方的熱度居然也漲了?
而且漲熱度的原因還是因為一條秀恩愛的視頻?
華國人真的沒救了。
“艾伯特先生,其實,熱搜榜我們可以花錢買的。”代理人笑著提醒道。
這個世界的華國針對引進的海外電影實施的是“代理人制度”。
海外電影想要進入華國電影市場只能和擁有牌照的幾家華國電影公司合作,由他們代理才能在華國上映。
華國電影早期的電影公司基本都是靠著引進海外優質的電影才存活下來的,畢竟自己拍攝電影的成本太高風險太大了,剛開始根本玩不轉。
另外每家公司每年能引入國內的電影數量是有限的,也算是變相的對國產電影的一種保護吧,不然外面那么多好片子一下子全進來了,那不得直接崩盤啊?
而且因為數量有限,這些電影公司肯定會篩選質量最高的電影,也算是在變相地提升他們的電影鑒賞能力,興許鑒賞多了,哪天也能拍出這種優質的電影呢?
聽完華國代理人的話,艾伯特稍微猶豫了下,也點了點頭:“可以。”
他的電影也不是第一次進華國市場了,對華國的娛樂圈也有所了解,買熱搜什么的見多了。
其實國外網絡社交平臺也有買賣熱搜的現象,但畢竟沒有華國這么明目張膽,數據刷得也太夸張了。
代理人點了點頭,去處理這件事了。
這也是他們作為代理人的責任,海外的電影在國內上映他們是有票房抽成的,《黑手3》的電影票房越高,他們賺的也越多。
所以,這種時候他們反而更希望《霍元甲(前傳)》的票房口碑崩掉,至少能少一個競爭對手搶票房。
畢竟《霍元甲(前傳)》作為今年國產最能打的動作片,頂著“國產”二字在華國院線有天然的優勢。電影水平差不多的話,大部分影迷顯然也更愿意支持國產電影。
威脅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