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十月。
戰斧音樂節的熱鬧還沒過去,韓嵐與夏凝萱的婚禮就借著國慶的喜氣來了。
很多新人也喜歡選在這一天舉辦婚禮,與國同慶。
一大清早,婚禮相關人員就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了。
婚禮的時間定在傍晚黃昏時間,從華語語境來說,“昏”通“婚”。
《易經》也有觀點,世間萬物皆有陰陽,日屬陽,月屬陰;晝屬陽,夜屬陰;男屬陽,女屬陰。黃昏時分,正好處于由白晝轉入黑夜的過渡時間,由陽入陰,正好與婚禮相貼合,是個吉時。
從現實角度來看,這個吉時選的也不無道理。黃昏時間舉辦完婚禮,正好是洞房花燭夜,一切順其自然、便宜行事。
所以傳統婚禮大多是在黃昏時間舉行。
這次韓嵐和夏凝萱的婚禮既然選擇了華國式婚禮,當然也將時間定在了黃昏。
事實上就完整理論而言,古時候迎親是在清晨,由黑夜轉入白晝時,由陰入陽,新郎接上新娘到新房里,等到黃昏時候再舉行婚禮。
在這期間,新娘要一直呆在新房里等到婚禮結束新郎進來;而新郎早早把新娘接過來了,卻必須要按捺住,不能著急,不能提前去見。
夏凝萱肯定是不可能在婚房里呆上一整天的,所以這一條傳統就被剔除掉了,迎親也被安排到了黃昏時候一并舉行。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很多禮節也都被剔除掉或者是修改了。比如新娘不見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尊重傳統也不是這么尊重的。
最終保留下來被選中的,主要是幾個環節:焚香祭祖、親迎、沃盥、執雁、三拜、同牢合巹(jǐn)、解纓結發,另外還有一些小的細節。
而一大清早的忙碌主要是為宴席作準備。
很多食材都需要提前處理好,一場婚禮的宴席想要辦好可是很費時間的。
婚禮的地點不在老韓家的宅子,而是選在了郊區雙木度假村里的一座蘇式庭院。韓嵐提前和林歸一聯系,把度假村給包下來了。
一方面是在市區舉行這類婚禮確實不方便;另一方面,漢式婚禮還是要在這種庭院里舉行才更有感覺。
現在既然有這個條件,為什么不用呢?
新娘的閨房在度假村的另一處庭院,到時候迎親的隊伍會一路敲鑼打鼓過去將新娘接過來。
夏凝萱的父母雖然沒有趕上之前的戰斧音樂節,不過也在婚禮前幾天提早過來了。這些天一家人都住在這里,度假村也有不少可以玩的地方,倒也不無聊。
而參加婚禮的不少親友也提前趕到了,都被安排在了度假村的民宿里面。人還是挺多的,除了雙方的親友之外,還有粉絲團的一些代表也受邀過來了。
再算上一些幫忙籌辦婚禮的工作人員還有國慶沒有其他安排也報名過來湊熱鬧的公司員工,以及少部分拿到邀請的媒體,整個度假村基本住滿了,倒也不浪費。
為了增加一些儀式感,這一天韓嵐和夏凝萱就被分開了,要等到迎親的時候才會再見到。
簡單的午餐過后,兩個人就在各自的房間里換裝化妝提早準備著了。
現場負責拍攝紀錄片的劇組也已經開機拍攝。
主要是新娘這邊的事情比較多。
在化妝之前,要先行“絞面禮”,也就是俗稱的“開面禮”,長輩在婚禮前為新娘修飾梳妝臉面。具體實施各地習俗不同,這里夏凝萱媽媽用的是一根細麻線,中間用一只手拉著,兩端分別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這般操作著麻線在新娘臉上絞動以除去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