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籍并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那些知乎者也,也不是什么圣人著作。
而是后世每一個小學生都不陌生的課本,包括著數學和語文,還有思想教育。
子嬰顫抖著雙手拿起了語文書,翻看之后不由得面露不解之色。
“陛下,這些是什么字,為何臣一個也不認得。”
也不怪子嬰不認得,這漢語拼音可是出現在兩千多年后的。
如果子嬰要是能夠認得,倒是見鬼了。
“朕為他取名為拼音,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為所有的文字注音……”
隨后胡亥便將漢語拼音的用法,詳細的對子嬰講述了一番。
雖然子嬰也是聽了一個云里霧中,但是卻已經感覺到了這漢語拼音的強大。
“陛下,臣有個不情之情。還請陛下應允。”
“皇叔但說無妨,只要在情理之中,朕自然不會拒絕。”
“陛下,臣希望把這件事交趙明和趙亮,也是時候讓他們為我大秦作出貢獻了。”
這趙明和趙亮不是別人,正是子嬰的兩個兒子。
(子嬰兒子的名字無從考證,龍魂只能給他們杜撰一個了。)
胡亥聽后并沒有拒絕,而是直接拿起龍書案上的毛筆。
取來一塊空白圣旨,刷刷點點的在上面寫下了一道圣諭。
并且將玉璽蓋在了圣旨之上,然后將其交給了子嬰。
子嬰恭恭敬敬的接過圣旨,剛看到上面的內容時不由得激動萬分。
因為胡亥不但將這件事交給了趙明和趙亮兄弟二人。
而且還成立了兩個新的職能部門,分別是教育部,和文化部。
趙明為教育尚書,趙亮文化尚書。而且官職竟然都是正二品。
如果要是在之前,子嬰自然不明白這正二品是何意。
但是自從他看過內閣的組建方式之后,便已經對著九品中正制有了一定的了解。
原本的三公九卿,便是正一品合從一品的官職。
而原本的那些職能部門,已經被胡亥改成了六部。
而六部尚書的官職就是正二品,也就是說自己的兩個兒子,如今的官職也如六部尚書相同。
子嬰顫抖著雙手將圣旨揣在了懷中,然后對胡亥行了一個大禮。
“陛下,沒有其他的事,臣就告辭了。組建六部成立內閣,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落實。”
胡亥點了點頭,“那這段時間就有勞皇叔您了。”
子嬰一臉堅毅的點了點頭,然后便向胡亥告辭退出了咸陽宮。
……
接下來的幾天里,整個長安城算是徹底的開鍋了。
一個個新的名稱,取代了原本那些熟知的官職。
一些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卻有幸躋身于六部之中。
至于工部尚書就更加的讓人感到意外了,竟然是一個從來沒有在朝中任過職的人。
不過他可不是無名之輩,甚至給滿朝文武的印象還是十分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