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從官高聲的通傳,帶著鄧州侯進入足以容納千人的主帳內。
他進入主帳,一眼就看到了高據上首氣度威嚴的東伯侯風元,然后左右一掃,又在兩旁看到了許多諸侯,以及身穿甲胄的大將。
不久前東伯侯風元起兵。
隨后他向東方各鎮諸侯傳信,要求兩百諸侯按照當初在青州簽訂的盟約,派遣兵馬和大將加入青州軍。
東方兩百諸侯匯聚起來,一同起兵對抗朝歌。
風元傳信之后,一大半的諸侯都表示響應。
如今,已經有一百二十三家諸侯派來使者,還有數十個諸侯直接帶領兵馬和麾下大將,成了齊國龍旗下的一員。
此時還有不少的諸侯兵馬正在路上行軍。
鄧州距離游魂關不遠,處于游魂關兵馬的威懾范圍內。
所以鄧州侯平時有些靠攏游魂關的竇榮。
但是當風元率領諸侯聯軍趕到鄧州之后,他就斷然的放棄了和游魂關的聯系,急匆匆的宣布加入諸侯聯軍。
“鄧州侯鄧同,見過君侯!”
鄧州侯進來之后,向風元深深的行了一禮。
風元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突然一笑,說道:“鄧州侯不必多禮,既然來了,那以后大家便是自己人!”
他擺了擺手,示意讓鄧州侯現行入席。
“丞相,如今響應我們的諸侯,一共有多少路?”
風元看向了身側的姜子牙。
“一共一百七十六路諸侯響應君侯,諸侯派來支援的兵馬,共有一百二十萬。都是各自麾下的精銳!”
“還有天境大將二十七人,地境武士一百六十九位……”
姜子牙沉聲說道。
在兩人說話的時候,本來有些喧嘩的營帳頓時變的十分安靜。各大諸侯、大將紛紛端坐,聽著姜子牙口中的情況。
“這么說,還有二十四路諸侯沒有相應?”
風元目光在跪坐在兩側的眾諸侯面上一掃,然后說道:“我記得,當初東方兩百鎮諸侯,都在青州和孤簽訂了盟約,約定青州一旦出兵,東方諸侯必須響應并派遣兵馬!”
“現在居然有人違反盟約……”
他的聲音變的有些發冷。
“諸位,不知你們誰能告訴我,這二十四路諸侯,該如何處置?”
姜子牙捋須不語,也看向這些諸侯。
“違反盟約,無信無義!這些人既然不響應君侯,那就是我們的敵人!”
鄧州侯第一個站出來。
“不錯,我們已經決定和君侯聯手與大商為敵,都是一家人,而這些人不來,那就是敵人,不能把他們留在后面,讓他們在后方搗亂!”
“以我之見,君侯不妨再傳信一次,若是他們依舊不來,那就在大商兵馬趕來之前,先將這二十四路諸侯滅了!”
在鄧州侯站出來之后,其他諸侯也紛紛說出意見。
在這些諸侯心中,他們和風元已經成了一條船上的人。
東方各鎮諸侯,同氣連枝。將來若是戰敗,他們都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在危及到自家性命和基業的情況下,這些諸侯絕對不想在后方留下任何隱患,在這一點,他們和風元的態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