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元并沒有說謊,的確有三萬士卒因為體內的尸氣過于濃郁,媧皇神力和長生神力也只是讓他們恢復了一些神智和生機。
想要把他們恢復正常,風元的神道化身說不得要親自臨凡,然后借用風元大羅級的權柄,逆轉他們的肉身。
這樣的消耗太大,也不值得。
所以風元干脆把他們先收到小世界珠當中,繼續按照道兵的方法祭煉自身,不過這次是用神靈道兵的方法,慢慢的頂替尸兵的法門。
等風元的神道化身歸位后,手中正好能多出三萬精銳的天兵。
如此,風元增強了力量,這些士卒也保全了性命,兩全其美,正好!
……
武王風元和姜子牙費盡功夫救治朝歌的俘虜,這一幕幕的景象被眾多諸侯,以及澠池的百姓看在眼中。
在眾人眼中,齊國武王不愧有仁義之名,至少對尋常百姓和士卒很好。
練敵軍的士卒都會認真的救治,那么對盟友,肯定也不會做出什么過分的事情。
這個消息,在某個密探首領的暗中推動下,不僅傳遍了附近的州城,還傳到了朝歌城內,宣揚齊國武王的仁名。
齊武王二年四月。
齊軍攻澠池,兵臨黃河南岸。四月,會盟諸侯,諸侯共同推舉武王為首領,擔任伐商大元帥,號令天下諸侯。
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朝歌一日數驚。
轟隆!
大河滔滔。
即便是以仙神的眼力都一眼望不到邊的長河橫貫東西,浩浩蕩蕩,水汽彌漫天地,一道道的浪花卷動河水,仿佛汪洋。
大河,乃是黃河的原名,和南面的長江并稱為大河、大江。
南方的長江水面比黃河更寬,同樣是一眼望不到邊。
不過江水平時比較平緩,駕馭舟船并不費力。
而黃河河水湍急,除了在特定的時間河水流速能變緩之外,絕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這般河水滔滔的模樣。
此時,姜子牙和分身白長生等人來到了黃河岸邊,看著眼前浩蕩洶涌的河水有些皺眉。
“黃河不愧是天險!想要渡河,怕是要多費一番功夫!”
姜子牙臨河長嘆。
他和眾多闡教弟子渡河沒有絲毫的困難,但想要把百萬齊軍和諸侯大軍帶過大河,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不過朝歌在連續大敗之后,此時已經沒有了守護黃河的兵馬。
給了齊軍足夠的渡河時間。可以好整以暇的打造舟船。
渡河除了需要大量的舟船之外,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
姜子牙想到這里,目光朝著黃河水面下方看去,大河的水深千丈,水中隱藏著難以計數的水族精怪和大妖。
還有最重要的一位神靈,黃河河伯!
這位河伯在上古時期是一位人族賢者,走遍黃河水脈,畫了一幅水脈河圖,以圖獻給人皇大禹治水,立下無量功德,并以此得到河伯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