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百四十年前,即是在“七國之戰”發生之前,七大公國連同與馬澤法王國,都有自己的語言,只是馬澤法國的語言,在名義上是各個國家的通用語。
然而,在這個世界,只有家境優渥的人,才上得起學,平民最多也就認幾個數字,寫一下簡單的字。因此,馬澤法語反而不如各個地方的語言流行。
隨著馬澤法勢弱,直至七國之戰爆發,除了拜摩這座城市之外,更沒有人記得馬澤法的文字,而三大公國的語言,反而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甚至在國家的交接處,出現了使用兩種語言的情況。
隨著時間的推移,拜摩城這座在大陸的眾多城市中,規模也不算太大的都城,反而出現了多種語言,包括馬澤法語,以及三大公國的語言,這從某種程度上,也方便了前來的旅人。
當然,會說是一回事,會寫又是另一回事。
整個拜摩,還是以馬澤法文字為主,也因此,這本記事本使用馬澤法文字記載,也在情理之中。
安斯想通這一點,也覺得理所應當,他喜歡看書,也喜歡八卦的性格,讓他忍不住想多翻兩頁。
他知道韋恩給他的任務,但是既然已經浪費了這么長時間,也就不在乎再浪費一些,韋恩應該也會原諒他。
安斯心中嘀咕,便翻開了扉頁,“沃波爾”的名字赫然在目——一名與安斯同時代,且很有名的學者。
就連遠在亞魯的安斯,也能在大學中,聽到他的名字。
“沃波爾?”
沃波爾是馬澤法人,住在拜摩,在拜摩擔任宮廷老師,甚至,擔任一些具有職務的官員,也是有可能的。
哪怕是學者,也不能拒絕大量的酬金,因為購買圖書會花費大量的金錢,再者,王室也具有一個普通貴族所不具備的優勢——藏書。
不說其他,光是這個房間里的書本,便差不多有將近萬本,其中不乏孤本,幾乎是馬澤法建國至今,所積攢下的全部圖書。
不過,安斯進來時,這些書籍已經沾滿了灰塵,不出意外,應該很長時間,沒人進過這里了——事實上,他過來時,這座房間的門上確實上了把鎖。
沃波爾有安斯是同時代的人,年紀比安斯還要大十幾歲,也經歷過當年的那場七年之戰。
這本日記會記載當年那場戰爭嗎?
安斯記得,韋恩之前也給了他一本日記,講述的就是七國之戰。
按捺著內心的激動,安斯翻開了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