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猶豫了,趕緊來買益民網金股票吧!
買到就是賺到!
50億美元市值才哪到哪,只要市場一直保持這個態勢,幾百億美元甚至上千億美元都有可能。
接下來的環節是投資人提問,張益達站在臺上負責解答疑惑,加深股票購買意向。
“張先生你好,我是富達投資的基金經理,你可以叫我詹姆斯。”
一位三十來歲的男性白人站了起來,介紹一番自己后,提問道:
“益民網金的發展速度讓我很感慨,確實是一家很優秀的公司。
但同樣也令我有一絲擔心,成立時間不足2年,7000多名員工,30多億美元的資產。
這么多人和資金,請問是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的喃?”
“這個簡單,我們內部有一套嚴密的管理體系,能者上,弱者淘汰……
然后還有一套內部管理系統,以數據對每個員工的工作飽和情況進行量化考核……”
益民網金員工數量越來越龐大,到年底可能突破1萬人的規模。
這么多人,肯定不能一昧靠人工來考核,張益達早早就推動了益民網金內部的移動化和科技化辦公,自主研發了一套系統,包括銷售管理、財務審計等多個模塊。
張益達的回答讓詹姆斯頗為滿意,這才叫互聯網金融公司,重視科技研發和人力成本控制,股份可以入手一些。
“張先生,你好,我是先鋒集團的投資經理,卡爾。
據我所知,中國政府對P2P行業的監管態度頗為曖昧,一直沒有具體的政策指導出臺。
面對這種不確定性,益民網金有什么應對措施?”
卡爾的話,給在場其他躍躍欲試的投資者潑了一盆冷水,他們想道:是啊!政策風險,不得不防啊!
眾位投資人紛紛把目光投向張益達,看他怎么答復。
張益達心道:這幫華爾街的精英,可不好忽悠,一下子就問到重點了。
“P2P在中國,政府方面雖然沒有給予明確的監管指引。
但我們相信,始終還是會納入監管的。
所以益民網金早就考慮好了對策。”
卡爾的問題很尖銳,張益達不打算避重就輕,那樣只會顯得心虛,在場個個都是人精,忽悠不了人的。
張益達又說道:“不知道卡爾先生有沒有注意到招股書信息披露中的一條關鍵信息,益民網金投資了一家印尼的電子商務公司-Bukapak。”
“我看到了,前段時間益民網金投資了Bukapak一千萬美金,獲得了10%的股份。
但這又能說明什么喃?益民網金在遭遇監管政策不利的情況下,轉型投資公司或者電子商務?”
卡爾話說得很直接,也絲毫沒有給張益達留面子的意思。
他是先鋒集團的雇員,自然以集團的利益為重,要購買益民網金股份,自然得把各種問題問清楚。
“不不……卡爾先生你誤解了,投資Bukapak只是益民網金出海的第一步。
在上市成功后,益民網金籌集到了足夠多的資金,會繼續加大對海外業務的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