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志著家族辦公室類型的服務,通過金融機構在中國正式落地。
同年,安平信托發行內地第一只家族信托——安平財富?鴻承世家系列。
在此,舉個百年華人家族的例子。
1888年李錦記成立,創始人李錦裳在廣東憑借著一碗蠔油做出了名氣,并且逐漸將業務發展到澳門、香港,擴展到東南亞,其后代的經營者使得李錦記走出國門,成為醬料界的一塊金字招牌。
如今,李錦記已經傳承了四代人,并且第五代人就要開始接班,這在華人商業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李錦記家族走過百年、逃過“富不過三代”的魔咒,算得上是家族辦公室的實踐,確保了家族的久遠傳承。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李錦記家族的家族辦公室業務架構和運行規則。
李錦記長達100多年、跨越5代人的發展和傳承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間大小家變經歷了三次,起因多是家族成員對于家族企業發展方向的不同理解。
所以三代掌門人李文達覺得“家族和諧了生意才會好”,想到自己共有四子一女,意識到必須在家族內部建立一些規則,才能保證李錦記和家族本身可以健康地延續下去。
首先是建立家族委員會,作為家族治理的最高組織形式。這就體現了家族辦公室的家族資本概念……
其次是在家族委員會下設家族辦公室、家族基金、家族培訓中心、家族投資公司四個機構并統轄李錦記集團……
他們還制定了家族憲法……李錦記家族憲法對接班人有三條特別規定,即“三不原則”:不要晚結婚、不準離婚、不準有婚外情。
大家不要覺得離譜,這也是李文達先生目睹了身邊太多親朋好友因為家庭不和導致生意衰敗、家族衰落后,領略到的“家和”對一個家族興衰成敗的決定性意義。
李錦記家族還非常重視家族教育……
2006年暑假,家族委員會特意將這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孩子召集到京城,參加“李錦記第五代清華暑期學習班”。
李文達先生覺得通過這樣的培訓,可以讓家族第五代加深對祖國的認同,加深對家族的認同……”
丁思瑤在臺上列舉李錦記家族的案例,田德勝在臺下聽得如癡如醉。
他覺得這趟沒有白來,哪怕沒有認識劉永浩、雷君等大佬,光聽了這堂課也值得了。
以前他經常聽說海外華人家族傳承三代四代,他覺得是前人根基打得足夠牢靠,后人也受到了足夠高等的教育。
所以家族事業傳承個幾代,也是很正常的,沒什么大不了的。
現在想來,人家這內部規則設計,真的算得上是足夠完善。
田德勝覺得自己家也要用這套模式,他的小三,小四,小五都給他生育了幾個兒女。
以前他還在糾結該交給誰來接班。
現在他不糾結了,加入這個家族辦公室,制定家族憲法,以后誰最后出息,誰來執掌家族企業。
其他人沒出息,就老老實實領一份家族信托,餓不死就行了。
劉永浩聽得也很入神,他是50后,一直在操心女兒接班的事情。
他覺得可以讓女兒參與一下這個家族辦公室,自己百年之后,家族也還能按照這條擬定好的運行規則繼續富裕下去。
只要不出太大的岔子,應該再富裕個三五代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