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號稱200多億美元估值,我們只有他5%體量,可以估值個10億美元吧!”
做風投的,誰沒經歷過各種激烈的談判!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成大事者,就得會砍價!
輪到衛誠開噴了,他沒有直接反對黃曉峰的話,開始拿惠民出行的巨額虧損做文章了。
他說道:“惠民出行扣除新車投放,并購等因素,單月的運營虧損高達好幾億吧!”
“主要體現在單車折舊和貨運車輛折舊上面,騎行收入和廣告收入基本上是可以和人員薪酬,營銷支出等日常支出打平的。”
淡馬錫投資代表發言道:“但企業實際經營情況,不可能不考慮單車的折舊情況。
這些單車兩年三年后可能就會因為損壞被淘汰出市場。
這就需要我們考慮新的投入。
惠民出行本輪已經是C輪融資了,數十億美元的體量,必須把“盈利”提上日程了。”
盈利能力弱,一直是惠民出行的一大痛點。
其他投資人也紛紛出言,一直就咬著這個問題不放。
他們不是真的質疑惠民單車的盈利能力,不然也不會參與融資了。
目前來看,惠民出行只要能夠消滅其他單車,再把單車全部進行收費,甚至漲一點價,盈利根本不是問題。
他們只不過拿這個籌碼來討價還價,想把惠民出行的估值砍一截下來罷了。
黃曉峰也是肚子里有貨的,把跟拼哆哆即將開啟的流量入口合作,和銳向即將開啟的支付入口合作,和益民貸即將開啟的貸款入口合作……等等一系列擴大營收的計劃都講了講。
他表示,惠民出行盈利根本不是問題。目前用戶才剛剛突破1億人,未來的惠民出行會成為5億用戶以上的國民級應用。
現在還在圈用戶當中,成熟的季節還沒來臨,不能貿然收割。
等惠民出行的業務覆蓋全中國所有城市,共享單車業務占據90%以上份額,成為絕對的霸主后。
就可以廢除免費策略,同時給共享單車漲漲價了,營收可以在現在的基礎上,擴大3倍5倍。
黃曉峰的后半段話,什么5億用戶,營收擴大三倍五倍,幾個投資人是半信半疑的。
不過前半截話,跟銳向,拼哆哆,益民貸等公司開展合作,幾個投資人還是相信的。
這就是那個“生態化反”嘛,賈老板前段時間提出來的超前概念。
賈老板要17年才倒霉,當今還是資本界的寵兒,他提出的觀點,幾位投資人覺得還是很有可圈可點之處的。
幾位投資人也相信張益達會運用手上的其他產業給惠民出行輸輸血。
押金理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75%的利潤都進到了惠民出行,瑞民理財只拿25%利潤,還得背負各種金融風險。
要是銳向,拼哆哆幾家企業,能夠像瑞民理財這么給力的話,惠民出行簡直要起飛。
幾個投資人各自算了算,惠民出行有價值70億元的單車,三年折舊完,一年就是23.3億元;
加上十幾個億的薪酬,還有研發支出,其他各種成本。
投資人估摸著惠民出行一年有個四五十億營收還是能夠覆蓋掉成本的。
惠民出行去年18.5億的營收,雖然距離四五十億還差了很多,但也算是給了投資人一些信心。
“黃總,你說說你們對惠民出行集團的估值吧?”
黃曉峰想起了張益達交代的數字,脫口而出就是:
“6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