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內互金的半邊天,都是第一國際黑幫撐起來的。
大米金融的CRO陳曦,網商銀行CRO余泉,宜銀貸CRO潘奕婷、拍拍貸COO章峰、陸金所副總經理姚志平……
不得不服啊!第一國際資本是全世界消費金融史繞不過的一座豐碑。
聽說國內互金公司派出去的獵頭把第一國際資本里的華人都挖空了。
聽過最離譜的,一個人曾在CapitalOne做了一個月實習生,回國后成為某金融公司的首席風險官,結果公司估值生生漲了一個億。”
許衛笑而搖頭,既對張益達的贊譽感到深深自豪,又對國內互金行業的非理性繁榮感到擔憂。
“相比國內C端消費金融的一片紅海,我更喜歡沒那么嘈雜的B端金融科技。”
張益達看著許衛,問:“許總的論點倒還是新穎,你認為B端機會更多嗎?”
“機會或許沒那么多,市場沒那么大。但更加適合長期發展,因為賺B端的錢更辛苦,而更多的人缺乏這么一份耐心,更喜歡賺C端的快錢。”
許衛看著張益達,又說:“當然,我這里沒有任何指責的意思,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罷了。
B端目前還是一片藍海,也有一定的進入門檻,所以可以安安靜靜的搞研發、打基礎。”
中國沒有B端互聯網的巨無霸,也確實讓人感覺匪夷所思的。
張益達相信遲早會涌現出這么一家公司的,當然大概率是在阿貍和企鵝中孵化出來。
無他,扎根太深了。阿貍的可能性甚至還要更大一些,因為釘釘比企業微信要好很多。
賣弄一通之后,許衛開始回到主題,他說道:“那我簡單談一下我對小微企業貸的看法,不足之處,還請張總見諒。”
“許總謙虛了,還請賜教。”
許衛繼續講道:“涉稅數據在貸款領域的使用是一種中國創新。
中國在根據國情進行了稅務的營改增之后,涉稅數據價值大增,這對于中國金融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可以直接邁入數據化的時代,在國際上進行彎道超車。
通過稅務局的專線接口調取相應的數據進行清洗、分析,通過模型形成可視化報告,并且給企業評分。
而金融機構可以基于這些信息給企業貸款。
在這個過程中,更現實的方式是實現自動化,用“人工+機器”學習的方式,讓金融機構多了一個工具,以提高貸款效率。
在深入數據建模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中小微企業在當下有著更多的獨特數據特點。
比如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們沒有廠房、辦公樓,以及大量的設備。
所以在設置影響他們信用的權重時,會和傳統企業有非常大的不同。
同時我們還得出一個結論:針對不同的行業,必須進行不同的模型構建,這可以讓影響因子有著更強的行業屬性。
小微企業如果運營狀況非常好,財務上往往會有較高的管理費用,這樣一來日常開支增加,企業就會降低賬面上的利潤。
所以,小微企業管理費比例這樣一個傳統財務分析不會覆蓋的指標,也成了反映企業運營的一個重要參考。
這些都和傳統應用企業資產負債率等評估標準有著很大的不同。”
張益達贊賞地看了許衛一眼,不愧是行家,看來微眾稅銀的確摸索出了一些稅貸領域的門道。
買,一定要把這家公司買下來。
“除了涉稅數據,小微企業貸款也還可以納入其他的企業運營數據作為參考吧?”
面對張益達提問,許衛的回答是:“當然!
企業的基本信息,納稅信息以及經營信息,財務信息,上下游信息,違章稽查等都可以納入風控模型中,多維度分析,給企業用戶畫像、評分,并形成最終的商業價值。”
張益達又問道:“這些手段都是應用于貸前階段的,關于貸中和貸后,你們有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許衛皺了下眉頭,說:“目前,微眾稅銀主要為銀行提供貸前的風控技術支持。
貸中和貸后的話,需要配合涉及企業經營層面的CRM、ERP之類的系統。
另外,工商信息變更,司法處罰,以及納稅數額波動等方面,也可以對企業進行一定的監測。”
“CRM的話,除了內部辦公以外,我們暫時沒有對外發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