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銳向針對平臺3000萬有P2P投資記錄的用戶,發放了數額不菲的基金定投紅包、保險抵扣紅包、銀行理財紅包。
銳向這么做,就是想挽留一部分用戶,把他們從互聯網理財超市分流到其他幾個金融超市去。
但很多用戶不買賬,享受過十幾個點的高息,誰還看得上那幾個點的收益。
……
接著,沒過幾天,銳向在京城宣布召開了一場產品發布大會。
銳向拿出了集團內部經過不斷打磨、內測的大殺器——小程序。
“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
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
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
在產品發布會上,張益達面對著臺下上千名合作伙伴、程序開發者,講解起了銳向小程序。
小程序對于互聯網人士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去年年初,“微信之父”、“最牛產品經理”張大龍就提出了這么一個概念。
在一次公開演講上,張大龍宣布微信公眾號將推出“應用號”,通過公眾號完成一些App的部分功能。
然后在去年9月份,企鵝開始了小程序內測。11月的時候,又開啟了公測。
暫時還沒對C端用戶開放,不過大家預計,應該也就這兩天了吧。
“另外,銳向內部將重新調整和審視tech(技術)和fin(金融)的關系。
在過去,銳向六大金融超市只是金融產品的后端提供者,其他很多工作都是銳向在做。
但我們發現,這樣不行!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所以我對銳向的定位是“技術工作者”。
銳向將對合作伙伴及各位開發者,開放銳向這些年來研發的一些列產品技術。
包括但不限于銳向云、AI、SaaS等等。各位合作伙伴可以利用銳向提供的用戶連接、用戶畫像、精準營銷等一系列算法工具,構建直連用戶的自運營模式。
簡單來說,就是銳向不做金融撮合交易了,不當中介了。
我們給合作伙伴提供挖掘機和鏟車,金山由你們來挖,我們只提供工具,提供技術。”
張益達的比喻有些粗俗,但是很接地氣,很多聽眾直接笑了起來。
張益達接著說道:“銳向要做的是開放平臺,鏈接B端和C端,打造一個不限于金融行業的商業領域開放平臺。
具體思路就是,把開發者、服務商等生態伙伴引入進來,變成生態伙伴。
依托銳向的平臺,去推廣他們自己的服務和業務。
對比此前的模式,用戶不僅是銳向的,更是開發者和服務商的。
鑒于此,銳向再叫金融科技集團就太狹隘了,我們將更名為數字科技集團,銳向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