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經過稀釋,也還持有4.38%的股權。
這些股權,被他們兩家機構按照30億美元估值,以1.314億美元的價格賣給軟銀了。
賣完以后,他們兩人還覺得回報率雖然沒有想象中的高。
但其實也不算差了,關鍵是退出時間短,才兩年時間,折算下來年回報率也有80%了。
對于惠民出行,他們兩人分析過,盈利問題很難解決。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有可能融不到資了,由銳向、眾合集團、睿信集團這些公司輪流給它輸血。
對于張益達旗下產業來說,惠民出行有非常好的引流效果,戰略地位非常高,是不可能被放棄的。
但風投陪著這么玩下去,就被徹底套牢了。
所以在軟銀給出30億美元報價后,兩人稍微拿捏試探一番就痛快答應下來了。
當時他們還覺得是軟銀人傻錢多,投中雅虎、阿貍后,就慢慢開始飄了。
但現在來看,不得不佩服軟銀的資本整合能力。
自己等人完全就被人家玩弄于鼓掌之中,要是再晚上一個月跳車,可以多賺取1.3億美元回報。
但世上沒有后悔藥賣,他們也只能愿賭服輸。
兩人背后的投資機構作為嘀嘀的股東,也應邀出席了并購簽字儀式。
看著臺上正在簽署各種合同的張益達、陳衛,朱小虎嘀咕了一句,“我怎么感覺嘀嘀買虧了呢?”
“呵呵,資本買單,沒有一個人是輸家。”
張鷹輕笑,他以為朱小虎還沒把被軟銀坑了一把的事情想通。
念頭不通達,吐槽兩句也屬正常。
事實上,導致兩人出了大糗的事也正是嘀嘀并購惠民出行。
要是沒這件事,搞不好過兩年,他們還能落下一個“先見之明,成功逃頂”的好名聲。
但現在嘛,事情已經開始小范圍地在投資圈傳了。
軟銀大佬用智慧和手腕整合出行領域,他們兩家機構則成了襯托人家的反面教材。
同行笑他們目光短淺,消息靈通的客戶則表示到期不再跟他們兩家機構續約。
煩心事太多了,張鷹也開心不起來。
軟銀確實下了一步好棋啊,先收購惠民出行股權、再說服兩家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同意合并。
其實在嘀嘀股東大會上,還有一些小插曲。
阿貍是堅決不同意并購惠民出行,主要是銳向那一系列附屬條件,稱得上是嚴重侵犯了螞蟥金服在嘀嘀的利益。
企鵝和財務投資股東則支持并購。
企鵝是非常樂意銳向進來分螞蟥金服蛋糕的。因為銳向不來吃,大頭全被螞蟥金服吃了。
銳向進來吃到蛋糕了,企鵝作為銳向的重要股東,也可以分潤一二。
再其次,可以削弱阿貍系的能量。
企鵝和阿貍的對抗,不是兩家公司的簡單對抗,而是互聯網兩大陣營的對立。
這種對立是曠日持久的,不會一下子就分出勝負。
魔寶支付成功上架嘀嘀,也可以看作是一場小戰役的勝利。
只要這種小戰役再多來上那么幾次,可能勝負的天平就要往企鵝系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