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達沒有立即對此事發表意見,而是仔細思量起了企鵝這背后的盤算。
GoJek對銳向的最大作用就是作為印尼本土電子錢包RPay的應用層,為RPay發展移動支付提供便利。
隨著RPay的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商業價值越發凸顯的同時,燒錢也是厲害無比。
在完成5250萬美元融資后,后面又進行了一輪2億美元的內部增資。
GoJek和Tokopedia、Traveloka三家公司,以及金光集團、力寶集團都不愿意股權被稀釋,按照各自持有的股權比例進行了跟投。
唯獨馬卡里姆掏不起,或者說舍不得掏近400萬美元進行跟投,股權比例被稀釋至0.8%。
而這部分由銳向替他掏了,銳向持股比例從增至其他三家互聯網公司持股比例還是兩家老牌華人財閥也還是持股9.43%,均沒有變化。
Tokopedia更名為一起買,已經被銳向控股了。其他兩家互聯網公司,銳向也還持有小部分股權。
所以無論GoJek是否接受企鵝的投資,都無法動搖銳向在RPay的控股地位。
另外,RPay和Sea集團旗下的AirPay算是競爭對手。
那企鵝入股GoJek意義何在呢?兩頭下注?
張益達覺得沒這么簡單,看向馬卡里姆,淡淡道:“企鵝是不是給你許諾了什么條件?”
馬卡里姆也不是毛頭小伙了,三十多歲的人了,有些城府。
他笑著回道:“許諾什么啊?沒有的事。”
張益達不太相信他的話,事情肯定沒這么簡單。
“企鵝旗下有Sea集團,覆蓋游戲、電商、支付三大板塊。
GoJek作為一家交通出行公司,能夠給企鵝提供什么?
只有支付,也只能是支付。”
張益達戲謔地看著馬卡里姆,他覺得自己快猜到真相了。
馬卡里姆對RPay股權結構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曾多次提過增加GoJek在電子錢包合資公司中的股權,但毫無意外,全都被張益達拒絕了。
馬卡里姆搖頭失笑,“張先生,你太多慮了,RPay發展越來越好,我怎么可能舍棄這一切,去另立門戶。”
表面上馬卡里姆一副毫無芥蒂的樣子,其實他內心中很不平靜。
GoJek在RPay推廣過程中可謂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么大的付出,才擁有10個點的股份,怎么能讓他服氣?
他不否認另外兩家股東,電商網站Tokopedia和旅游網站Traveloka也在RPay的推廣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包括銳向從中國派遣工程師,給予一定技術力量支持,這都為RPay的崛起貢獻了一份力量。
但GrabPay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個電子錢包是Grab控股子公司,由Grab占股51%,銳向占股49%。
雖然直接持股加上間接持股,銳向的股權比例是超過50%的,是隱藏的大股東。
但從直接持股及話語權來講,Grab才是GrabPay真正的控制人,銳向只是享有更多經濟權益而已。
Grab能以支付為基礎搭建多應用場景,這是因為GrabPay是在前者的控制下。
但GoJek卻不能,因為RPay只是GoJek的參股公司,GoJek根本沒法控制這家公司,更別說產生更大的業務協同了。
Grab和GoJek的對立是全方位的,看見老對手發展沒有過多掣肘,馬卡里姆自然是羨慕嫉妒恨。
他給張益達多次提過要求,按照他的想法,銳向可以繼續保留大股東的地位,GoJek把其他四家機構手中的股份買過來。
他認為這樣的要求,一定都不過分,正常訴求而已。
然而,張益達連這點小小的要求都不滿足他,還說什么要團結更多力量,共同把蛋糕做大。
這讓他沮喪的同時,又深深升起了一股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