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面,這是有事兒啊!
于是一個個的,都是耳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心觀自在,老神在在。
當然和天庭這邊相比,靈山那邊卻有有點肅穆,畢竟,這事嚴格說來是打了靈山的臉。說好的金蟬子轉世為僧,化為大唐御弟,以大唐之名,西天求取真經,普度眾生。
現在呢?金蟬子死了,唐僧被吃了!
唐王呢?
還是唐王,只是這個王是人王的王!
這事有點欺負貧僧啊!
要是如來佛祖不是在已經證就準圣,斬卻善惡二尸的大能,現在絕對是一佛出竅,二佛升天,大喊一句“大威天龍……”去弘揚佛法了!
“觀世音……”
如來的聲音帶著平靜與浩大,一如往常的講經一般,讓靈山之上的很多佛主菩薩聽到了都心安異常。
觀世音菩薩這個時候無奈的出列,雙手合什,有些無奈的說道,“回稟佛祖,這是我的失誤……”
如來佛祖這個時候卻直接打斷觀世音菩薩的話,緩緩的說道,“那虛幻也是我靈山下去的,嚴格說起來,金蟬子和虛幻,無論是誰,走什么路,都是我靈山的路!這一點,你要牢記……”
呃?
對呀!
虛幻那小子不也是靈山……下去的么,還有他身邊的蝎子精,那也是我靈山上養大的家生子啊!
這個時候,如來佛祖才緩緩的說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寅時之人秉承天地一股先天氣,乃是洪荒古人。這古人雖體弱心雜,心向往之,多有道統,很多污濁繁雜,無所適從。轉世輪回千百劫,亦有遺珠。這虛幻便是當年我上雪山之時,我問路之人!”
“當日我欲修行上雪山,便問其處,那人回我,雪山之處,在于虛幻,在于心,心之所往,雪山便在腳下!”
“我參悟此話,九九八十一天,終上雪山參悟,卻又遇鳳凰,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我也就不再多說。”
“有請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薩!”
片刻之后,一個長相尊貴無比的絕美女人走上前來,看了一眼如來,只是淡淡的說道,“你所說之事,我已盡知!徐歡即虛幻,虛幻亦虛幻!就算他不是虛幻,想必你也要讓他是虛幻吧!”
如來佛祖雙手合十,笑著說道,“此人與我佛有緣!”
大孔雀明王點點頭說道,“我這就下山,還請佛祖照顧我兒。”
如來佛祖卻是沒有應下,只是開誠布公的說道,“孔雀好說,大鵬難訓,佛母當知道,這大爭之世,劫數難弭,還請佛母見諒。”
大孔雀明王菩薩臉色微微一變,緊緊盯著如來佛祖,沉聲說道,“如果虛幻就是虛幻呢?”
如來佛祖笑著說道,“天下未有不是之至親,大鵬乃我之親娘舅,自然是我佛慈悲。”
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薩轉身離去,只留下一襲香氣,一如當年盛開的金蓮,又或許是菩提,又或者是雪蓮之息。
直到佛母大孔雀明王的身影消失在靈山,如來佛祖才笑著繼續說道,“事有正反,看起來是壞事的,未必就不是好事!我佛慈悲,豈能不渡世人?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靈山之上,自有真經,我有真經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能度亡靈升天,能度難人脫難,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