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結束,校園恢復了以往的喧囂。
一大清早,周青就背著自己那臺二手筆記本,跑去圖書館。
大學的課程密度不像高中那么高,有可能一天只有一節課,也有可能上午下午都有課,一節課的時間大概是高中兩節課的時間,中間有短暫的休息,有時候,有一些非專業的課程還能挑著上。
早上沒有重要的課程,周青習慣性地跑來泡圖書館。
找了個偏僻無人的角落坐下,周青翻開筆記本打開Python編程軟件,開始進行編程語言的學習。
人工智能是一門綜合學科,需要很強的數學基礎,比如: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離散數學,數值分析,同時它又與計算機,電子硬件相關,研究領域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系統,……,等等,按著輔助智子提供的學習線路,周青按照步進行針對性學習,開始學習Python語言編程。
Python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它是一種動態的、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最初被設計用于編寫自動化腳本,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越來越多地被用于獨立的、大型項目開發。
Python不像其他的靜態語言如C、Pascal那樣需要重復書寫聲明語句,也不像其它語法那樣經常有特殊情況和意外。
一般來說,計算機語言要處理兩個概念——數據和算法,數據是程序使用和處理的信息,而算法是程序使用的方法;程序命令計算機按一系列流程生成特定的結果,就像菜譜指定了廚師做蛋糕時應遵循的一系列步驟一樣。
而,‘人工智能’領域則包含常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兩個很重要的模塊,需要多種語言進行‘配料’,Python語言具有豐富和強大的庫,它常被昵稱為膠水語言,能夠把用其他語言制作的各種模塊(尤其是C/C++)很輕松地聯結在一起。
……。
源于多種因素,在研發‘手勢識別’的人工智能學習方案里,輔助智子將Python語言列為成周青必須盡快掌握的知識儲備之一。
專心學習的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四個多小時過去,周青已經練習編寫了兩百多條指令,收獲了不少新知識,同時也積攢了不少的問題。
Python不是很難,搞明白什么是對象,什么是引用,什么是多態,搞清楚基本數據類型還有基本的語句,以及常用的內置函數,然后弄明白集合元組字典分片,英語還可以的話,幾天時間就可以學到堪用的程度。
經過兩天學習,再加下早上的實操,周青差不多摸清了學習這門語言的脈絡。
周青重重在鍵盤上敲了一下回車捷,結束了編程進程,關掉筆記本,開始收拾起來,饑腸轆轆的肚子提醒他該去吃飯了。
不知不覺已經是中午一點多,食堂肯定是沒飯吃了,周青走進一家小超市,買了泡面,火腿腸,準備將午餐就這樣打發了。
熱氣騰騰的開水倒入面桶里,一股調料包的香氣彌漫了起來。
十幾秒鐘過后,周青便大口大口地吃起面來
“周青?吃泡面啊!這么省?”突然一個女聲從周青背后傳來,驚訝地招呼道。
聞聲,周青轉過頭,入眼,楊曉雪和挽著一個女生,正巧從他身后路過。
“班長,額!有點事錯過午飯了,所以隨便墊下肚子。”周青放下塑料叉子,不好意思地解釋。
“哦!我朋友-衛小蘭。”楊曉雪點了點頭,看著周青介紹身邊的女生道。
停頓了下,楊曉雪笑著向衛小蘭介紹周青,道:“他是我們班學霸-周青,同時,還是最近剛出名的周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