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嗯!你找我有事嗎?”陳衛龍教授饒有興趣地打量了周青一會兒,在印象里,這是他第一次主動找自己。
“教授,我最近學習遇到點問題,需要向你請教幾個問題,可以嗎?”周青放低姿態,謙虛地問。
陳衛龍教授露出釋然的表情,學生主動找老師,大多都是這個原因。
“什么問題,你說說看。”陳衛龍教授看著周青的目光露出了贊許之色,點了點頭,好奇地問。
大二學生都是一些打基礎的課程,像周青這種學習認真的學生,很多問題都能自己想辦法到答案,一般要遇到很棘手的問題才會尋求幫助。
大學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不過,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占據了學生太多了學習時間,能靜下心來學習的學生越來越少了。
“教授,這是我設計的感應器電路,有幾個地方出現了問題,麻煩您幫忙看一下。”周青興奮地點了下頭,連忙打開自己的筆記本,一份電路設計圖。
“嗯!”陳衛龍教授驚詫地看了周青一眼,目光連忙放在筆記本屏幕上。
一副復雜的電路當即映入他的眼里,陳衛龍教授吃了一驚,眼睛微咪,認真閱覽起來。
周青靜靜站在一旁,不敢打擾。
七八分鐘過去,陳衛龍教授突然轉頭看著周青,有些懷疑地問:“這份設計圖真是你畫的?還是有人協助你畫的?”
“陳教授,這是我的個人作品。”周青堅定地道。
“嗯!畫的很好,基礎不錯,不過,有幾個地方是經驗不夠造成的錯誤。”陳衛龍教授意外地點了點頭,提點道。
周青眼睛一亮,一臉期待地看著陳衛龍教授,靜待下文。
看到周青這幅模樣,陳衛龍教授滿意地笑了笑,指著設計圖一處錯誤道:“這里,這個復位電路中電阻R1=10k時RST是高電平,而當R1=50時RST為低電平,很明顯R1=10k時是錯誤的,單片機一直處在復位狀態時根本無法工作,……,出現這樣的原因是由于RST引腳內含三極管,即便在截止狀態時也會有少量截止電流,當R取的非常大時,微弱的截止電流通過就產生了高電平,……。”
“原來是這樣!”周青霍然開朗,陳衛龍教授一下子點出了核心問題。
“這邊要加個電容,達到去耦效果,由于電路中的電感,電阻會產生反彈,這種電流相對于正常情況來說實際上就是一種噪聲,會影響前級的正常工作,這就是所謂的“耦合”,去耦電容就是起到一個“電池”的作用,滿足驅動電路電流的變化,避免相互間的耦合干擾,在電路中進一步減小高頻干擾阻抗,……。”
“……。”
“嗯,再看這里,這片電路,你再好好看看,這樣走能通?……,嗯?你這個傳感器用什么供電,為什么要用這么小的電壓?能說一下你要達到的設計效果嗎?”陳衛龍教授不斷指點周青錯誤,他突然一怔,不解地看著周青。
講解了一會兒,陳衛龍教授終于發現了這幅電路圖的特點,電路流轉的電壓量非常微弱,遠遠若于主流電子產品的耗電需求。
“陳教授,這是肌電感應器的設計圖,用于感應檢測肌肉電流信號。”周青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