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肌電手控儀’與生物電信號進行更好交互,特意采用生物芯片這種新型芯片。
研發失敗的主要原因周青已經找到,不是芯片設計方向不行,而是制造芯片的材料無法承擔起芯片的運行,徹底解決的辦法是找出適合的芯片材料。
“智子,啟動模擬實驗!”周青吩咐智子道。
“好的,權限人!”輔助智子應命,旋即,周青眼前的畫面一變,細胞培養儀,反應器,發酵罐,監測器,電脈設備,定量PCR儀,合成器,生物掃描儀,…,各種認得出的,認不出的生物儀器設備,呈現眼前。
周青深吸了口氣,走到一臺生物儀器設備前,借助電子顯微鏡的放大視野,小心翼翼地操控微針管對某個生物細胞進行手術改造,就好似在進行一場微型手術,整個過程十分麻煩。
“標的嵌入成功,十分鐘之后,實驗細胞將失去活性,請盡快將實驗物放入修復槽。”輔助智子提醒周青道。
“明白!”周青點了點頭,從儀器設備中取出實驗物放入修復槽。
花了近半個小時,完成實驗,周青指示輔助智子道:“接下來,進行‘芯片母基’基因改造實驗。”
“好的,權限人!”輔助智子應命。
下一秒,周青眼前的實驗儀器為之一變,基因編輯器呈現出來。
周青深吸了口氣,手上動作保持著一個極其細微的動作,使用納米探針開始對生物細胞進行微改造,基因鏈剪輯,改變細胞基因結構,接著,放置培育箱,進行實驗配置。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二十個培育槽很快放置著周青剪輯出來的生物材料,完成第二步實驗。
生物芯片,又稱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源于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該技術系指將大量探針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與帶熒光標記的DNA或其他樣品分子(例如蛋白,因子或小分子)進行雜交,……。
正是生物芯片具有的生物性,對肌肉電信號的反應最為靈敏,借助虛擬實驗室的便利,以及研發中心強大的功能,周青大膽對這項技術展開研究應用。
然而,由于生物基因的復雜性,這個方向的研究在人類文明仍處于很初級的階段,基本只用于疾病檢測,基因診斷,藥物篩選,個體化醫療,等等領域,鮮有用于其他領域。
所以,這個項目剛開始沒多久在材料的選用上遭遇了失敗。
這個失敗原因,周青在智力附加狀態下進行了深度的思考和研究,最終發覺了問題的核心。
生物芯片材料的制備要經過,生化反應,基因分析,材料生產,……,等等,整個過程需要經過加熱器、微泵、微閥、微流量控制器、微電極、電子化學,電子發光探測器……,等等數十道復雜的工序,不知不覺,這個項目已經變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產業鏈,已經不是短時間能解決的事情了。
在智力附加狀態下,周青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已經坐好長期戰斗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