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什么玩笑!
周青小小年紀闖出如此大的家業,豈是這種人。
如果他是那種目光短淺的人,對比之下,他們這把歲數,豈不是都活狗身上去了。
“周總,你的意思,你有十足的把握?”曹軍吃驚地看著周青,不可置信地問。
周青笑著搖了搖頭:“有十成把握了,我還搞什么研發?三四成就足以全力以赴了,風險往往與利益成正比。”
“三四成也行啊!周總,您有發現了?”蔡志坤精神一震,將信將疑地問。
“具體內容項目文檔內有寫,你們不能看完再問嗎?”周青不滿地看了蔡志坤一眼,沒好氣地說。
聞言,眾人連忙翻開項目文件,認真瀏覽起來。
技術文檔內詳細描述了研發項目的可實施性以及研發方向的調研。
“原子核之所以能穩定組合,是強力的作用。就是說任意元素都合成更大的元素,問題是重元素有原子的電磁力,兩個原子存在磁抗力。”
“兩個原子核越近磁抗力越大,必須有強大的動能克服電子抗壓與原子核電力,冷聚變過程是:電子落入質子,形成暫時的重中子,……。”
“重中子狀態不穩定,電子很快釋放出來,清除多余能量,……,常規手段無法令電子落入質子,電子接近質子,它們之間的磁力勢能下降,磁力子能量會釋放,電子會離開質子,……。”
“……。”
蔡志坤翻開著技術文檔,情不自禁地念叨起來,整個人陷入了‘混亂’狀態。
隔行如隔山,更何況,還是冷聚變這么高端的領域,才看了一會兒,蔡志坤便產生了一股智商遭受碾壓的感覺。
曹軍,謝長春等人亦是如此。
明明項目書詳細描述了研發方向,以及實驗實現的理論方向,然而,那些文字拆開來他們看得懂,組合一起之后,他們則完全不認識了。
看向周青的目光,只剩下不明覺厲的無腦崇拜。
太牛逼了!這些技術文獻是周青寫的,他什么時候做的研究?
曹軍和蔡志坤彼此對視了一眼,眼中盡是迷惑。
周青才大學畢業的年紀,怎么能學得這么多高科技領域的知識呢!比如:目前暢銷的生物芯片,以及這份冷聚變領域的實驗文獻,平日里周青充當輔導老師為其他技術員解答,……,處處透露著一股神秘。
曹軍搖了搖腦袋,試圖讓自己的腦袋思維變得更清楚一些。
曹軍深吸了口氣,看著周青,認輸地解釋:“周總,冷聚變領域的知識太偏了,我們研究的是芯片,系統,算法……,兩者差距太大了,這個實驗項目書需要找專業人士才能看明白。”
“是啊!這種技術人才肯定是國內物理牛人,要請懂他們肯定很難。”蔡志坤跟著補充道。
聽了蔡志坤的判斷,周青颯然一笑,反駁道:“很難嗎?我恰恰跟你的看法相反。
蔡志坤,曹軍齊齊一愣,不解地看著周青,靜待他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