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生物芯片無法滿足生物智腦的成長要求,我們需要研發新的生物材料,一種具備生物特性的生物材料。”周青笑了笑,否定曹軍的猜測道。
“具備生物特性的生物材料,有這種材料嗎?”聽了周青的解釋,曹軍更茫然了。
“是的,只有具備生物特性的材料才能滿足‘大腦’的學習,模擬,成長,……,等多重屬性的要求,只有具備生物特性才能領生物智腦誕生。”周青微微一笑,詳細介紹道。
“這……。”曹軍呆呆地看著周青,張了張嘴,不知該怎么說了。
看著周青從容自信的樣子,顯然,他已經有信心找到這種生物材料了,說不定生物智腦也已經有眉目了。
這場會議開的十分突然,雖然,他們‘早就意料’到周青正在進行一項神秘的研究,但是萬萬沒想到會是人工智能。
難怪,周總要一直保持神秘,難怪這場會議只有核心高層才能參與,原來,他將目光放在人工智能領域了。
這玩意要是被周總研究出來,人類世界那還還不亂了套。
“周總,這項技術的進度到什么程度了?大概什么時候能研究出來?”謝長春盯著周青,關切地問。
聯想到周青在生物芯片,冷核聚變等科研領域取得的成就,眾人不由對他有一種研究什么,什么都能成的迷之崇拜。
尤其這一次項目,周青在決定公布這個消息之前,就已經自己一個人秘密鉆研了好幾個月,并且在宣布消息的那一天,更是在實驗室里呆了十幾個小時。
種種跡象表明,周青掌握了研發人工智能的重要信息。
眾人臉上充斥著驚喜交加的表情,神色緊張地看著周青,等待他的答復。
“時間沒辦法確定,因為人工智能誕生的基礎,首要的前提條件還是合適的生物材料。”周青微微一笑,看著曹軍回答道。
怕眾人不能理解這個問題,周青繼續講解道:“人工智能的產生是建立在龐大計算力的基礎上,離不開復雜計算,靈活計算,模糊計算,推演計算,反應計算,……,等等,一系列龐大計算模式的支持,因此,人工智能首先必須擁有一個承載這些計算力能力的單位,以及存儲這些計算結果的空間,就像我們人類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約有一萬億個腦細胞,一萬億腦細胞中有一千億的腦細胞具有記憶和存儲功能,這一千億細胞中的每一個細胞信息存儲量相當于一個40G硬盤容量的奔騰Ⅳ計算機,你的大腦中有一千億個這樣的計算機!這是沒辦法計算的數據,大腦的容量太大了。”
“當然,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或許無法全部用到這些大腦細胞,不過,相較于‘生物智腦’多少‘細胞’計算機,它都能運用起來,因此,一旦研發出這款生物智腦,它的功能將前所未有的強大。”
“……。”
周青環視眾人,詳細向眾人科普生物智腦的研發情況。
眾人目瞪口呆,一臉麻木地聽周青介紹他的生物智腦。
這玩意要是被周青研發出來,會給人類文明造成何等的影響?
因為冷核聚變技術的誕生,傳統石油能源逐漸沒落,人類世界現在的政治局勢格外緊張,要是這個時候,爆出無限科技成功研發出人工智能的消息,這條消息會不會成為引發世界第三次大戰的導火索?
想到這里,眾人登時頭大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