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夜看著雁蕩湖,自言自語的說著。
在他身后。
足有上百人的團隊,以及這次工程的設計師和工程師,蘇夜已經將設計圖紙和數據,以及大體的規劃全部遞給了設計師。
現在,只等開工。
“工程周邊,不波及雁蕩湖。”
“這也是中醫大學和擎天大廈的一道風景線,將來,這里將成為世界中心,所有籌備工作已經到位,確定好日子了嗎?”
慕婉筠站在蘇夜身邊。
以前來過雁蕩湖。
不過卻沒有今天的景色好。
“工程開工,啟用了多少人力?”
蘇夜問道。
這,絕對算是世紀工程。
而且還要在三年之內全部竣工。
算是一大挑戰。
“初步統計,管理層671人。”
“工程師和設計師293人。”
“安防人員1900人。”
“基礎工人6100人。”
“工程總體會變相拉動30000哥工作崗位,涉及資金600億。”
慕婉筠將大概的數據說了一遍。
一般的房地產建筑。
也就是一兩百人。
而這次雁蕩湖的建設,卻帶動三萬個工作崗位。
畢竟。
雁蕩湖建設的面積太大,可以說是變相打造了一個新城區,打造一個全球經濟與科技中心,以后會成為全世界中心。
“這個工程,交給你。”
“別累著自己了。”
“盡量放權。”
“而且,這個工程只是其中的一個關鍵,目的并不是建筑。”
蘇夜溫柔的說道。
打造這個擎天大廈和中醫大學。
無非就是一個基礎工程。
真正的目的。
是利用這個環境而已。
“明白。”
慕婉筠點點頭,將頭靠在蘇夜肩上。
“后天,正月十八。”
“就這天開工吧。”
蘇夜逛了一遍。
最后對慕婉筠說道。
日子。
就這么定下來了。
“開工儀式,你參加嗎?”
慕婉筠問道。
“我不去了。”
“明天,我得去一趟京都。”
蘇夜說道。
隨后,兩人離開雁蕩湖。
蘇夜回到別墅。
慕婉筠則安排宣布正月十八的開工儀式,擎天大廈和中醫大學的工程,正式啟動。
晚上。
各大電視臺,各大平臺,各大網站,各大論壇。
同時播放一道新聞。
“雁蕩湖建設,擎天大廈和中醫大學,正月十八正式開工。”
“這次工程,將投入九千人力,將拉動三萬工作崗位,預計投入資金1000億,將打造全球第一高樓和第一中醫學院。”
“據了解,擎天大廈設計為1499米,共319層。”
“中醫大學設計50000學生的規模,集中醫學和中藥學、煉藥和研發一體。”
新聞,使得江都甚至江南省震動。
一個動用上萬人建設的工程,那場景可以想象。
這樣的大手筆。
華夏都絕無僅有。
甚至整個地球也是第一的。
特別是那擎天大廈。
1499米,是當今第一高樓的兩倍。
中醫大學。
更是達到五萬學生的規模。
與此同時。
省教育部已經宣布,全省普及中醫學。
經過天賦考試。
達到中醫大學的條件,便進入中醫大學就讀,而且,中醫大學分小學、中學、高中和大學四個層次,不管哪個層次,只要有中醫天賦,就會錄取。
可以說。
中醫從小抓起。
而且。
中醫大學面向全世界招生。
這所大學,與其他大學大同小異,不過有一點不同,那就是無法作弊,沒有達到學校的結業條件,是無法畢業,也無法得到資格證書。
想要靠關系進入中醫大學,明顯是不可能的。